番外二:朝朝和暮暮(三)(1/4)
这数年时光里,宋家的日子过得可谓是顺风顺水。
宋彦接过知州的担子后,政绩不比霍知州逊色,深受丰州城百姓的爱戴。
沈遇更是远比原先的守将方鸿光出色,几年的时光,他打了好几场漂亮的胜仗,将北戎震慑得再不敢轻易犯边。
宋玉枝则是重新选址,在丰州城里的好地段开了珍馐百味楼分号,还同清风客栈合作,真正打造出了餐饮和住宿为一体的商业模式,坐稳了丰州城餐饮界的第一把交椅。
当然了,宋玉枝也没忘了标注清楚曾经用过的“宋记”名号,方便一些个对她手艺念念不忘的老食客过来光顾。
赵大娘大力发展自己擅长的养殖,如今宋玉枝铺子里所用的鲜肉,大多出自她手。
葵儿则正式成为酒楼的二把手,前两年嫁了个性情老实的账房,夫妻俩每日一道上工和放工,恩爱的不得了。
周氏没丢开针黹工夫,只是如今不再是为了生计,而是完全出自对这方面的喜爱。她偶尔送出去的绣品,在城中颇受好评。
老医仙还跟在京城中时一样,闲暇时分亦或是遇到有缘的病患,就继续治病救人。
而要数变化最大的,自然还是两个小的。
辛夷已经褪去了青涩,正式接过了医仙谷的衣钵。
尤其是前二年,北戎人试图将某种当时还未知的传染病的病源投放到军营中,辛夷协助沈遇破除了地方的奸计后,更是名声大噪。
现在他但凡外出坐诊,百姓都恭敬又亲切地唤他为“小医仙”。
宋知远也是一样。
他长高了也抽条了,在宋彦的监督和指点之下,成了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小书生,再不见从前圆滚滚的模样。
用宋彦的话说,就是以他现在的程度,下场考个童生是完全没问题的。
只是宋彦是丰州城的知州,宋知远自然不能在亲父的辖区内下考场,而只能去往别处应考。
他终归才是个半大少年,出远门的话,一家子都要放心不下。
而且有句话叫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少时太有作为,也未必是件好事。
宋彦便准备让他十五岁之后再下场,反正家里如今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