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一系列的架构设计(2/3)
为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调度大厅里,中央磁性白板周围环绕着vt220终端和专用电话机,工作人员在此实时监控和调度机场运营,备份室存放纸质手册,由机械密码锁控制门禁,保障数据安全。
基于物理架构,两人开始设计部署架构。
秦奕指着物理架构图对陈宇说:“部署架构要规划系统在物理环境中的部署方式,得结合机场实际运营情况合理安排。”
他们采用集中式部署方案,将所有系统部署在机场地下机房,通过同轴电缆或者光纤光缆连接调度大厅,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故障,他们也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冷热备份策略。
为拓展系统覆盖范围,他们还设计了边缘节点,远程雷达站通过调制解调器向主机发送航班位置数据,实现对航班的实时追踪,海关的启明微机终端接入主机,共享国际航班清关状态,开启早期数据共享的尝试。
紧接着,数据架构的设计工作提上日程。
秦奕强调:“数据架构要管理系统的数据资源,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保障数据质量和安全。”
他们采用大梦关系型数据库,创建航班表和停机位表,分别存储航班和停机位的相关信息,同时也会采用磁盘矩阵的方式进行备份,每天的航班记录按周归档到磁带,保留周期为1年。
在数据流方面,结构化的数字数据当然是都存在大梦数据库中,针对不同业务域的数据库表会有一些数据规范,同时业务域之间的数据基于什么属性进行联动也要提前定义好,具体的数据库表设计当然是后面团队成员在进行详细设计的时候处理的事情了。
还有一些像是aftn电报这样的非数字化数据需要定义好转换方式,电报数据在工作人员处理之后应该先转存到磁带,夜间通过批处理加载到大梦数据库,停机位分配表通过点阵打印机输出,形成纸质工单,分发给地服人员这些没办法在终端旁边呆着的工作人员。
数据模型的设计除了要满足现有功能的需求,还要提前预留好与未来有可能的子系统以及外部系统数据整合的空间。
最后,两人聚焦开发架构。
秦奕说道:“开发架构要规范系统的开发流程和技术选型,确保开发团队能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