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遇见你」

第21章 皇帝的权衡与决定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1章 皇帝的权衡与决定(1/3)

朝会结束后,皇帝独自坐在御书房中,面对眼前这场错综复杂的叛国大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深知,对奸臣及其党羽的处置决定,不仅关乎朝廷的威严与公正,更牵系着国家的稳定、民心的向背以及朝堂未来的走向。

皇帝缓缓起身,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繁华却暗藏波澜的京城,心中五味杂陈。满门抄斩,确实能以最严厉的方式惩处奸臣及其党羽,彰显朝廷对叛国行为零容忍的态度,给天下人一个强有力的警示,让那些心怀不轨者不敢轻易效仿。然而,这一举措势必会牵连众多无辜之人,引发社会的动荡不安。那些被牵连的家属中,或许有尚未懂事的孩童,或许有深居简出的妇孺,他们可能从未参与过任何阴谋,却要因为家族中某些人的罪行而遭受灭顶之灾,这与皇帝一直秉持的仁德治国理念相悖。

而流放边疆,虽能让奸臣及其党羽远离权力中心,为他们的罪行付出代价,但对于罪大恶极的叛国者来说,是否略显轻纵?边疆之地虽条件艰苦,但仍有机会存活甚至暗中发展势力,万一他们贼心不死,在边疆勾结外敌,或煽动当地百姓叛乱,又将给国家带来新的威胁。

慕容瑾提出根据罪行轻重分别惩处的建议,看似公正合理,却也面临诸多挑战。要准确界定每个人在这场叛国阴谋中的罪行并非易事,需要大量细致的调查和确凿的证据。而且,在执行过程中,如何确保量刑的公正,不让任何一个有罪之人逃脱惩罚,也不让无辜者蒙冤,这对朝廷的司法体系和执行能力都是巨大的考验。

皇帝想起了太祖皇帝开国之初,曾立下“以仁治国,法不阿贵”的祖训。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必须在严惩罪犯与维护国家稳定、彰显仁德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皇帝重新坐回龙椅,铺开宣纸,拿起毛笔,开始仔细罗列奸臣及其党羽的种种罪行,以及不同处置方案可能带来的后果。他深知,这每一个字都关乎着无数人的命运,关乎着国家的兴衰荣辱。

经过一夜的权衡与思考,天色渐明,皇帝的眼中虽布满血丝,但神情却愈发坚定。他召来最信任的几位大臣,将自己的决定告知他们,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朕深思熟虑后,认为对于奸臣及其核心党羽,必须处以死刑,以正国法,平民愤。他们通敌叛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回到古代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