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齐桓首霸(四)(5/6)
陈、卫、郑、许、曹八国联军,如潮水般向蔡国汹涌而去。蔡国在联军的强大攻势下,很快陷入困境,城池摇摇欲坠。接着,齐桓公乘胜追击,率联军大军联合进攻楚国。楚国虽奋力抵抗,但也难以抵挡联军的攻势,双方相持不下。最终,通过外交谈判,楚国权衡利弊,答应遵守诸侯的本分,恢复向周天子纳贡,承认齐国的霸主地位。于是,齐桓公和各小国诸侯共同与楚国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举行了庄严而隆重的盟约仪式,互相结盟,明确彼此的权利与义务,各自退兵,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史称“召陵之盟”。然而,齐桓公并未就此放松对陈国的警惕,会后,齐桓公还两次率联军讨伐不肯为联军提供后勤支持的陈国,以维护联盟内部的团结与协作。
齐桓公三十五年(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今河南民权)大会诸侯,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进行表彰。这一刻,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峰。葵丘之盟上,齐桓公发布了一系列盟约条款,内容涉及“尊王”、维护宗法、不干涉他国内政、不得堵塞水道、不阻碍粮食流通等方面,要求各国共同遵守。这些条款不仅体现了齐桓公对中原地区和平秩序的维护,也为诸侯国之间的相处制定了基本准则,进一步巩固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齐桓公站在盟坛之上,接受着各国诸侯的朝拜,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自豪。
齐桓公三十八年(前648年),周襄王的弟弟叔带联合戎狄攻打周室。齐桓公派管仲为先锋出兵救周,并以周天子的名义讨伐叔带。叔带兵败逃往齐国,齐桓公又亲自将他送回周朝。周襄王亲自迎接,对齐桓公感恩戴德,赏赐给齐桓公大量财宝。齐桓公的威望再次提升,他的霸业也更加稳固。
齐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管仲、隰朋等贤臣相继去世,齐国人才匮乏,国势渐衰。加上多年来连年征战,齐国国力消耗巨大,经济出现衰退迹象。这一时期,齐桓公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雄风,在处理一些国际事务上也开始力不从心。但他的一生,对春秋时期的历史发展仍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霸业成为了春秋历史中一段璀璨的篇章,永远被后人铭记。
齐桓公的一生,充满了辉煌与挑战。他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军事行动,维护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