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文人集会3(1/3)
李治:?
李治和李泰也只是在天幕之上出现过那么小小的片段,有些人认得有些人不认得,再说了中年李治和幼年李治的差别还是有的。
刚才朱清谷也没有时间来介绍李泰李治他们的身份,他们也混当个小孩到处跑了,穿着的的又是常服,刚才的时候还帮忙引人入席呢。
他们还以为这是哪里来的童子。
现在听到以他为题,李治的眼睛也巴巴的看着他们。
天幕下的中年李治微微摇头,对长孙皇后笑道,“看小稚奴,估计要憋坏水。”
“哪有人这么说自己的?”长孙皇后嗔怪道。
“阿娘,兕子也想去。”小兕子指了指那溪水,看到了溪水里的游鱼。
中年李治抱了抱自己的妹妹,哄道,“下回,下回让朱姑娘带你去玩玩,好吗?”
兕子眨巴眨巴大眼睛,口齿伶俐,“谢谢稚奴。”
兕子显然也是学了长孙皇后的话,在这里喊稚奴,不过对于中年李治来说,现在的妹妹可是很可爱的很。
……
如果是以小童接令,又要是自己写过的……苏轼决定现场编一个?
反正他自己现场编的事情还少吗?
当初他参加科举的时候,写了一个尧饶恕犯人的典故,主考官欧阳修对于这个典故不熟悉,事后欧阳修问他这个典故从哪里出来的。
他就直接说‘想当然耳’,意思就是他觉得尧这样的圣人,就会有这样宽宥犯人的举动。
那时候的欧阳修觉得这小子厉害,也很大胆,十分欣赏,而且人家的典故也不是随便乱编的,是能够自圆其说的。
如果乱编的东西,欧阳修和梅尧臣批改卷子的时候,肯定会有自己的判断的。
看见苏轼那一股劲,欧阳修知道他又要来了,不过也不打算阻止,而是笑呵呵的在这里看着。
朱清谷她们三个就在不远处吃酒,听着他们要开始玩游戏。
直播间的弹幕也浮现在她面前,他们也在玩飞花令,不过早就不局限于花了。
现在李白他们也不局限于花,而是孩童了。
大家还玩得有模有样的。
王梦梦对朱清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