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争雄」

第2章 浮世繁华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章 浮世繁华(1/5)

1631年,崇祯四年。

这一年,皇太极开始不惜代价铸枪造炮,后金在火器技术上的短板逐步补齐;这一年,王自用在山西被推举为农民军领袖,聚集三十六营二十多万人马,李自成投入高迎祥麾下,明末大规模农民起义正式拉开序幕。

天下大乱,始于今年。

而此时此刻,陈吉发的视野内,热闹的江面上数条龙船竞渡,两岸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对于远在湖广武昌府的人们来说,无论是关外还是山西,都是遥远得不可想象的地方,一个小家小户的一生,或许都不曾踏出所在的州府。

天下太大,目之所及,只有井底一隅。

像陈吉民这样从小到大生活在方寸之地的市民、农民,构成了大明帝国社会的群众基础,帝国末世的各种苦难,他们难以察觉,难以感受,难以共鸣。

因此,大明虽大,却能够被满清逐个击破,缺少的,便是凝聚团结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精气神,缺少的,便是作为民族脊梁而存在的一批精英人才。

陈吉发看着眼前的龙船竞渡,暗暗在心中叹了口气。

湖广熟,天下足,作为天下粮仓之一,整个明朝末年从未饥荒过的省份,眼前的武昌府城江夏县,江面上千帆如梭,大街上熙熙攘攘,正是繁华似锦的年月,年轻的少男少女怀揣心愿嬉笑追逐,满眼都是王朝盛世的景象。

他突然就有种不真实感。

末世王朝的历史知识与眼前的繁华景象让他无所适从,彷徨间也看不到该如何唤醒和平生活中的人们,告诉他们十几年后即将到来的杀戮和毁灭。

胡思乱想不知道多久,马车停了下来,目的地到了。

江夏县的东门外,有座不高的小山,名叫洪山,山上有座寺庙,叫做洪山寺,据说十分灵验,香火旺盛。

由于香客不断,洪山脚下便逐渐形成一个镇子,可以歇脚吃饭,还有贩售各种小物件的商铺。马车只能停在镇子外面的空地上,有专人负责看守,剩下的路需要步行。

今日正是节日,上山的石板路上挤满了人,热闹非凡。

陈友富、陈友良两位老兄弟在前面谈着生意上的事情,阮氏带着吉民和小桃在不远处挑香烛。只有小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明末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