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借题发挥(4/5)
…没有……”
熊小姐收了乱七八糟的心思,暗自懊恼,又将炒废掉的菜铲掉,重新做来。
熊夫子托县衙里相熟的书办将陈吉发的小记推荐给了新任的县尊大人,果然得到了县尊大人的赞赏。他在陈吉发的建议上用红笔画了圈,请赵天河着手落办。
赵天河喜不自胜,当天晚上就把陈吉发叫过去,既是感谢,又是问策。
“舅舅若真想做这件事,可以编流入哨。”
陈吉发沉吟道,他的这条建议可以说有七八分的风险,但若是弄成了,倒是可以为自己积攒一份乱世里的力量。
“哦?说来听听。”
“流民从北来,按道理应该是发回原籍。但如今天下烽火,发回原籍显然是让他们去挨饿等死,自然阻力很大。而且,流民回了原籍,活不下去,还可能会受流贼裹挟,成为叛党助力。因此,侄儿建议,与乡里协商,每里设一哨,每哨设五岗,专在荒山荒地安置流民。所需钱粮,由县衙和当地大户承担。”
赵天河狐疑:“大户们如何能同意?”
“若流民开垦的田产,归出钱人所有,他们便同意了。”
“这……若如此,县尊怕是要背很大责任。”
“便要看县尊大人的魄力了。咱们可以与大户们谈,新增的田亩,只一半入鱼鳞册。这样,大户们有隐田,县尊大人有政绩。”
的确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流民有饭吃,大户有增田,县衙有增税。只是其中涉及到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如果朝廷不认可,县尊怕是要背锅。
不过,陈吉发敢提这个建议,便是看准了这是王朝末世。
在这个时代,许多地方因为战乱,户籍制度已经名存实亡,建立在户籍制度之上的土地制度,也因此而受到削弱。军田、民田、公田、私田混淆不分,流民为了求口饭吃,四处乱窜,官府为了地方安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若要说像陈吉发这般,以安靖地方的名义,主动收拢流民,安置开垦土地的,恐怕还要等几年,孙传庭在陕西屯田时,才会正儿八经的出现。
不过,孙传庭也正是因为如此,被朝廷猜忌,锒铛入狱。
陈吉发自然不会蹈孙督师的覆辙。在他看来,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