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集世间百态」

第42章 《孙思邈教我学针灸》奇经八脉之阴维脉与阳维脉的奥秘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42章 《孙思邈教我学针灸》奇经八脉之阴维脉与阳维脉的奥秘(2/4)

阳维脉与这么多经脉交会,这些交会点是不是有着特殊的作用呢?”

孙思邈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赞许:“你能想到这一点,非常好。阳维脉与各经脉的交会点,就如同交通枢纽,气血在这里汇聚、流通,对调节全身的阳气起着关键的作用。当人体受到外邪侵袭,或是阳气失调时,这些交会点便成为了我们调节阴阳、治疗疾病的重要穴位。来,我先给你讲讲阴维脉上的关键穴位。”

“首先是筑宾穴,它是阴维脉的郄穴,在小腿内侧,当太溪穴与阴谷穴的连线上,太溪穴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孙思邈边说边在我的小腿上准确找到位置,“此穴能益肾清热、理气止痛,对疝气、腹痛、小腿内侧痛等均有疗效,还可帮助调理因情志不舒导致的气机不畅。像有人突然小腹痛,又伴有情绪烦闷,刺激筑宾穴,往往能疏通气血,缓解疼痛。”

“再看腹部的大横穴,它处于阴维脉与足太阴脾经的交会处,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孙思邈将手放在相应位置,“大横穴主要调理脾胃,对腹痛、腹泻、便秘等脾胃疾病疗效显着。若人饮食不节,出现腹胀、消化不良,刺激大横穴,能促进脾胃运化,恢复脾胃功能。”

“还有腹部的腹哀穴,它同样是阴维脉与足太阴脾经的交会穴,在腹中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孙思邈继续介绍,“腹哀穴可健脾和胃、理气止痛,对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等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比如脾胃虚弱,常感胃脘胀满、食后不化,刺激腹哀穴能增强脾胃的消化能力,缓解不适。”

“阴维脉最后与任脉交会于天突和廉泉穴。天突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能宽胸理气、通利气道,对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呼吸系统和咽喉病症有效。”孙思邈轻轻点着我颈部的天突穴位置,“若人受外感风寒,咳嗽气喘,刺激天突穴可帮助宣通肺气,止咳平喘。”

“廉泉穴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能利咽开窍,主要治疗舌下肿痛、舌缓流涎、中风失语、暴喑等病症。”孙思邈边说边找准穴位,“像有人突发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刺激廉泉穴能疏通局部经络气血,减轻症状。”

说完阴维脉穴位,孙思邈稍作停顿,接着讲阳维脉穴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中篇小说集世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