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孙思邈教我学针灸》今朝终章 开启中医传承新征程(3/4)
汤在治疗这些患者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随着研习的深入,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医的博大精深。中医不仅仅是一门医学,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在古代,医家们注重的不仅仅是疾病的治疗,更是人体的整体调理和预防保健。他们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只有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气血畅通,才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然而,就在我全身心投入研习时,一个夜晚,我在工作室中因过度劳累伏在案上不知不觉睡去。恍惚间,我置身于一片云雾缭绕的山林,四周弥漫着清新的药草香气。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缓缓走来,定睛一看,竟是孙思邈。
他目光慈爱,满是欣慰地看着我:“孩子,你做得很好,你的努力和坚持,已让许多人重获新生。但医学之路无尽,疑难病症仍多,恶性肿瘤更是棘手,仅凭现有疗法,还远远不够。”
我忙恭敬行礼,急切问道:“药王前辈,还请您指点迷津,我该如何是好?”
孙思邈微微颔首,神色郑重:“如今传世的《伤寒杂病论》,多为后人改写,其中精髓或有遗失。真正的《伤寒杂病论》,藏着攻克疑难病症与恶性肿瘤的关键。你需去探寻它的踪迹,那里的古方配伍精妙,能调理人体阴阳平衡,与你擅长的正骨、针灸、艾灸之术相结合,或能开创全新治疗之法,拯救更多生命。”
言罢,他抬手一挥,一本古朴的医书缓缓飘至我面前,封皮上“伤寒杂病论”几个大字苍劲有力。我伸手欲接,却突然从梦中惊醒。
回味梦境,孙思邈的教诲仍在耳畔回响,我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使命感。我深知探寻真正《伤寒杂病论》并非易事,可这也成为我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为了探寻《伤寒杂病论》的真迹,我开始四处查阅资料,从各类史书、医学志中寻找线索,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我仔细研究古代藏书楼的记载,探寻历史上那些可能收藏过真本的地方;钻研历代医家对《伤寒杂病论》的批注和引用,期望从中找到真本的线索。
在闭关的这段时间里,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挫折。有时候,在研究某个问题时,会陷入困境,找不到突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