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和孙思邈学治痈疽肿瘤》引领下的痈疽与食道癌诊疗探究(6/9)
化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食疗:推荐山药红枣粥。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其质地软糯,营养丰富;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颜色红润,口感甜美。二者与大米煮粥,口感软糯香甜,有助于调养脾胃,缓解肝胃不和症状,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的同时,也能让患者在饮食中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患者二:气滞血瘀型食道鳞状上皮癌
该患者吞咽困难,嗳气频作,每一次吞咽都像是一场艰难的战斗。脉弦数有力,舌苔薄微黄。中医辨证为情志不舒,肝失疏泄,气郁化火,气滞血瘀,久则结成有形之块。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易导致气机不畅,气滞血瘀,引发癌症,就像一条被堵塞的河道,水流越来越缓慢,最终形成了淤积的“肿瘤”。
药物治疗:治以化滞行瘀、软坚清热。采用多组方药,如夏枯草,生苡仁,昆布,海藻等水煎服。夏枯草清肝泻火、散结消肿,像一位勇敢的战士,对抗体内的火热之邪;生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帮助身体排出湿气,为治疗创造良好的内环境;昆布、海藻消痰软坚、利水消肿,将体内的痰瘀软化消散。天然牛黄,表冬,制乳香、没药等共研细末服用,天然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乳香、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急性子,昆布,硼砂,玄明粉等共研细末服用,急性子破血软坚、消积,硼砂清热消痰、解毒防腐,玄明粉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多组方药协同作战,从不同角度对抗癌症。
针灸治疗:选取膻中、膈俞、血海、三阴交、太冲等穴位。膻中理气宽胸,位于胸部,能缓解胸部的憋闷感;膈俞活血化瘀,在背部,促进气血的流通;血海、三阴交养血活血,位于下肢,调节血液的运行;太冲疏肝理气,在足背侧,解决肝郁的问题。用泻法,医生将银针快速刺入穴位,大幅度地提插捻转,留针30-40分钟,每周2-3次。通过强烈的针灸刺激,改善气滞血瘀的状况,缓解吞咽困难等症状。
艾灸治疗:可在膈俞、血海、气海等穴位施灸。气海可补气益肾、温养冲任,位于腹部下方,能增强人体的元气。用艾条温和灸,医生手持点燃的艾条,距离皮肤约2-3厘米,缓缓移动,每穴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