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上任(十)(4/5)
走上前去,问道:“军爷,这些菜您都要啦?”老李站起身,笑着应道:“对,都要了。走,跟我来。”
李老六挑起担子,跟着老李来到了厨房。他把青菜一捆捆卸下来,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地上。之前已经称好了斤数,这时,老李把钱一股脑儿地塞到李老六手里,还顺手拿起两个热气腾腾的大馒头,递到他面前,笑着说:“老乡,你饿了吧?这两个馒头先垫垫底。明天要是还卖菜,还送到我这儿来,记住喽。”
李老六接过钱和馒头,只觉如坠云端。以前保安团在的时候,能给几个菜钱那都得烧高香、谢天谢地了。哪曾想,今天不但菜钱给得足足的,还额外给了馒头。在回家的路上,他仍恍恍惚惚,心里满是对这新变化的惊叹与感慨,脚步也不自觉轻快起来,盘算着明天一定要多挑些菜来。
这些军人与百姓印象里的截然不同。他们既不仗势勒索过往行人,也不会无端寻衅滋事。只要你举止正常,没有任何挑衅的举动,他们便不会多加干涉。
清脆的锣声在县城中回荡。“咚咚咚”的锣声里,当兵的扯着嗓子喊道:“大伙听好了,都去县署门前的广场上集中,新来的专员有重要事情要宣布!”这一消息瞬间传遍了县城的每一个角落。百姓们听闻,纷纷放下手头的活计,扶老携幼,从自家匆匆赶来。
没过多长时间,县署门前的广场上就热闹非凡,人群熙熙攘攘。实际上,这座县城本就不大,总人口总共也就三四千人。此前,鬼子刚撤走不久,城里的富户们担心受到牵连,大半都收拾家当逃之夭夭。而剩下的那些人中,有不少曾与鬼子有过瓜葛。国军收复此地后,察觉到风声不对,又有一批人匆忙逃离。如此一来,县城里的人口愈发稀少。
广场搭建的台子上,一溜排开的办公桌后面,几位军官正有条不紊地维持着现场秩序。百姓们的目光被台上的景象吸引,惊奇地发现,平日里备受敬重的韩先生竟也站在台上,而且胸前还佩戴着一朵鲜艳的红花,显得格外精神。而陪在韩先生身旁的,是一位身着笔挺军装的年轻人。这年轻人看上去十分年轻,面庞英气勃勃。在他身后,一众警卫身姿挺拔、神情肃穆地站着,更衬得他威风凛凛,气场不凡。百姓们交头接耳,纷纷猜测这位年轻人想必就是新来的专员,不禁对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