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年冬去春来(2/5)
,和俩小孩在一旁听着。
俩小孩好奇的左看看,右看看。
老两口伸着手,隔着火盆不远处烤火,时不时的收回手,双手并拢搓搓。
杨树、杨甜、杨青和胡林在另一张桌子上玩着用本子自制的扑克,桌子底下放了火盆。
用苞米粒做赌资,纵观下来,各有输赢。
晚饭吃饺子,酸白菜肉酱馅儿。
配上醋碟,每人能吃了一菜盆。
除夕过后,就是新年了。
正月里,家家户户串门儿唠嗑,走亲串戚。
不过今年格外的冷,出门的活动就减少了许多。
今年一连下了好几场冰雹,积雪最深的时候,过了腿弯儿。
院子里的积雪也都过了台阶,往檐下堆了些。
每天胡孝义、周弘乾都要把雪往院子里扫才行。
不过建了这种四合院样式的房子后,冬天吃水也方便了起来。
不用像往年,开门舀檐下干净的积雪。
直接舀放在院子四角,水缸中的积雪就行。
在灶锅里煮过,就能喝了。
猫冬儿的季节,眼瞅着一天天的过去。
但今年的春天来得格外的晚。
春分都过了雪才化完,往年惊蛰的时候就开始化雪的。
胡孝义上工的第一天,就带回来了一个噩耗。
春麦全死完了,被冰雹砸的。
麦子没收成,一时间村里人都人心惶惶的。
春麦是贴补村民们的粮食。
没有这批春麦,村里好些人家就算勒紧裤腰带生活,也撑不到年底结算。
过了几天,杨井去县城开完会回来,又在村里跟几个村干部开了会,这才打开保管室,动用储备粮。
按照去年每家春麦分得的数额,分给村里的每户人家。
周家没有还没有参加劳作,因此不能分这种补助。
胡家的粮食是胡孝义、周弘乾用箩筐挑回来的。
一路上周弘乾没少挨打量的视线。
不过众人都以为这是新来的知青,只不过年纪看上去是大了点。
但他们也不知道知青下乡插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