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去郑家屯指导栽种前期工作,全村出迎最高礼遇(2/4)
这一路进去,甚至没有见到任何明显的坑洞或裂缝。
这说明郑家屯在修路的时候是真的用了心的,村民们也很有凝聚力。
有这样的村支书,和这样的村民,郑家屯定能成大事啊!
许承安挺看好这个屯子。
尽管它在大山深处,田地不多,然而分到的集体林地特别多,再加上这股精神劲头,该屯很可能会是所有屯子里下年黑木耳产量最高的。
前几天许承安便提前给村委会打了电话,说是今天上午会过来,然后他发现十几里路的冰雪全部都给铲得干干净净了,在入村之前,许承安就感受到了村民对自己的热情和尊重。
嘉陵70一路畅通无阻,来到村口的时候,许承安就见到了前方黑压压的人群。
为首的正是村支书郑海波,几乎带了全村人在这里迎接自己,称得上是最隆重的礼遇了。
看到这场景,许承安瞬间被感动到了。
摩托车一停,刚从车上下来,郑海波就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高兴地道:“许厂长,我们的村民们都念着您,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您给盼来了,我们屯子远了点,山路又不好走,真的麻烦许厂长了!”
许承安连忙道:“郑支书,您千万别这么说,你们郑家屯这路修得实在是太好了,我的摩托车好走得很,一点都不费事!”
那些去过培训班的耳农们也纷纷上来打招呼,而那些不认识许承安,但却听过其大名的耳农家属们则好奇地看着这位传说中的许厂长。
“这位许厂长可真年轻啊,瞧着也就二十多岁吧,都开了加工厂,自己当上厂长了!”
“不能光看年龄,人家许厂长是知青,有文化,还研究黑木耳出了大成果,被镇政府评为镇子年度优秀个人的!”
“对啊,咱年纪比人家大有啥用啊,大字都不识一个!”
“……”
和村民们寒暄了会,也不墨迹,先办了正事再说。
郑海波带着许承安,身后跟着超过近两千号的村民,包括男女老幼,浩浩荡荡直奔屯子后背大山。
来到山上,见到那个黑木耳种植园,许承安不由得大吃一惊。
郑家屯的黑木耳种植园是真心大,比黑土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