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3/10)
制高点教训他人的人,往往自己是败类中的败类,越高调往往越败坏,只要对历史有基本的熟悉,就不难明白这个道理;你不是说自己读了很多历史书吗?那这个道理对你来讲应该也不难明白。
所以,宁致远,我看你笔录里面之前的检察官也跟你有过很多深入的交谈,对于你很多的疑问,你岗位职责上面的、你对于命运不公方面的,等等,我在这里就不列举了,也都给过你相关的建议,你自己在里面所表达的也是感恩的,这一点希望你能保持下去;
今天在庭审上面,你说了很多的关于道德方面的、人性方面的议论,我们也都明白,很多的话都是你的逻辑推理,至于是不是事实,以及就算是事实,那这个事实当中是不是还有你没有看到的、想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不是比你现在看到的、想到的还要更加的重要,等等,我就不说了,我必须要说的一点是:
我们今天讨论道德,不能忘记,道德的使命,首先是、必须是,而且永远都是自律,而非他律;道德谴责的第一步永远是对自己发出的,我们必须先好好质问下自己,在相同的情境之下,自己会如何行为
我犹记得,在读书的时候,《布朗神父探案》这本英国着名推理小说给我的深刻印象,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作家、文学评论家吉尔伯特·基思·切斯特顿,他创造的最着名的角色是牧师侦探布朗神父,首开以犯罪心理学方式推理案情之先河;
有一次,《伦敦日报》就‘人类社会的种种乱象,根源究竟何在’这个议题向他征稿时,他的回复只有两个字:“在我”!
多么的言简意赅又一针见血啊,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内心邪恶的毫无顾忌的迸发,才导致了世上一切的罪恶,你在帮客户拿钱做事的时候,想过你的行为给那些没有能力支付给你的客户造成的影响吗?有想过你所做的事情对社会、对行业的不良风气带来助长的影响吗?
人总是习惯向他人抡起道德的杀威棒,却很少反躬自省。老话说的好,一个手指指向他人,四只手指却指向自己。
当然,我并不是说人们不能够进行道德谴责在很多时候,进行道德谴责也是需要勇气的,也许我们在网络上,在虚拟的世界里,大家都在同一个级别之中,就可以对某些行为进行肆无忌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