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3/7)
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简单来说就是知识就如同一个圆圈,我们走的越远,就越会觉得有许多问题不懂,就越觉得自己无知。
我们很多的奇思妙想在历史上貌似都已经有人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就像有时侯我们很喜欢引用一些前人的名人名言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一样,宁致远从来都不赞同这样、或者说不喜欢这样的方式,因为无论你引用谁的思想观点,我们几乎都可以找出另外一个跟这种思想相反的观点。
所以,人要有自己的思维和思想,读书是读前人的思想来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而不是照搬,要取其精华、或者说选取符合自己思想价值体系的,去其糟粕,或者说是摒弃跟自己的思想观念相违背的,在这样的不断修正和升级中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思想价值体系。
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做事标准和行动原则,我们人之所以要不断学习,正是要通过扩大自己“知”的边界来洞悉自己的“无知”,“知识越丰富的人,越会感受到自已的无知”,这就是人类世界的永恒定理,这是属于认知论的问题。
但在现实中,也并非每个学习的人都能取得同样效果,许多人在填鸭式的教育中丧失思考能力,并没有从知识中真正获益。
关于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所学的各个学科中的定义、内容,必须通过思考才能掌握,不注重思考的学习很难带来理想的效果,只有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透彻地掌握学习内容。
因此,如果你不想沦考试工具,而是想认真掌握知识,你必须重视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效地组织脑海中的知识,使之与经验相联系,并用恰当的标准进行评价;
反之,如果你潜意识中已经习惯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如果你准备考试的方法法就是将内容零碎地填进大脑,你可能会暂时地通过考试,但都没有真正地掌握知识,很快你便会忘记所学习过的内容。
当然这是属于方的问题,认知论和方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近似我们平时所说的道和术之间的关系,不论是艺术、哲学、宗教等等,世间所有的事情,有道无术者,术尚可求;然有术无道者,止于术。
所以,宁致远在平时的读书学习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