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改土归流(2/3)
司。
自古以来,除却那号称"文王拉车"八百步的周朝之外,再没有一个朝代的国祚能够从始至终,传承超过三百年的时间。
反观在云南等地的土司,但凡能够拥有一定形象力的,哪家传承的时间不是三百年起步?
"土司在当地传承数百年不止,于当地百姓心目中的影响力远远胜过朝廷。"
"若是想要让其彻底臣服于朝廷的统治谈何容易?"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老先生高看我了"
虽然知晓这片土地上的土司们最终皆是难逃"改土归流"的命运,但曹爽并未对此高谈阔论,而是在朱元璋有些失望的眼神中,摇了摇头,眼眸中涌现了些许狡黠。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原本历史上的"满清"之所以能够完成前无古人的"改土归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建立在大明两百余年,不遗余力的努力之下。
从洪武朝开始,再到明朝摇摇欲坠之际,西南仍在持续的"奢安之乱",大明为了扼杀这些土司在当地的统治,令其彻底臣服于朝廷中枢,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人力和物力。
也正式是借着大明奠定的基础,后世的满清方才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改土归流",剥夺了各地土司享受了数百年不止的特权,加强了朝廷中枢对于地方上的统治。
"就连先生也没有办法?"
尽管曹爽脸上的狡黠转瞬即逝,但却没有逃过朱元璋的眼睛,其原本因为失望导致平静的情绪也重新激昂起来。
"办法倒是有,就是有点慢。"
或许是不忍辜负眼前老臣脸上溢于言表的殷切,曹爽在犹豫片刻之后,终是涩然的点了点头。
改土归流这事本就是在永乐朝正式开始拉开帷幕,纵使提前几年也无所谓,他只是担心眼前的老臣知晓这法子之后,会有些失望。
毕竟这个法子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功的,需要大明的后世子孙,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接力,方才能够让大明实现对边陲地区,真正意义上的掌控。
"什么法子?!"
因为情绪过于激动,朱元璋老脸上的褶皱都是挤到了一起,枯瘦的身躯也是随之剧烈颤抖起来,望向曹爽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