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互联」

第10章 预知与梦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0章 预知与梦(3/8)

片能再现灵魂出窍看到的空间,且此时大脑无法分辨事实,会接受不合逻辑的梦。如果梦中景象太符合逻辑且被记住,之后可能分不清是梦还是现实的记忆。

有一种梦叫清醒梦,在梦里知道自己在做梦,还能控制梦的发展方向,像玩游戏一样。人在清醒梦中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觉和真实的一样。做清醒梦时,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活跃,而正常做梦时该区域休眠,这表明做清醒梦时人处于部分清醒状态。磁共振成像脑部观测显示,梦越清晰,背外侧前额叶皮层越活跃。哈佛大学霍布森博士说,通过练习能学会做清醒梦,方法是每天记录梦,入睡前提醒自己在梦中醒来。

假如清醒梦像虚拟世界,那在这个虚拟世界里能向真实世界传递信息吗?2011年,科学家在慕尼黑和莱比锡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招募做清醒梦的志愿者,利用磁共振成像和脑电图传感器探知梦境。入睡前,科学家让志愿者做梦时先握紧右拳,再紧握左拳10秒钟。实验发现,志愿者进入清醒梦后,大脑运动皮层被激活,磁共振成像能探知拳头握紧情况,近红外光谱仪确认控制运动的大脑区域活动增加。但要注意,这个动作只在梦境中,因为做梦时控制身体运动的大脑区域关闭,身体瘫痪,无法在现实中执行梦中动作,只能停留在想法阶段。由此得出结论,虚拟梦中世界可向真实世界传递信息,比如握紧拳头动作能编译成摩斯密码。

如果梦境中大脑控制身体运动的区域激活会怎样?会发生梦游。梦游者能在睡梦中行走、活动,但没有反应能力,不会对话。他们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意识和沟通能力受限,行为笨拙、无逻辑,对环境感知受影响。梦游行为由潜意识驱动,而非外界刺激,所以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在梦游,虽然有时眼睛睁开,但处于现实与梦境混合的状态。

日本京都一个神经科学实验室在研究记录梦境。神经科学家发现,控制梦的大脑区域和控制视觉的区域几乎相同,所以扫描大脑有可能把梦境记录成视频。具体做法是,让志愿者观看400张黑白图片,每张图片有10x10像素点,志愿者看完一张,磁共振成像仪记录大脑反应,每张图片对应一个成像形态,再用计算机算法反向计算,就能从志愿者做梦时的脑部扫描重建梦境景象。该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梦境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