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存在模型(5/25)
存在模型的可证伪性
任何不可证伪的事情,在全局大系统(存在模型级)或其下某级上,逻辑上是解释不通的。
存在模型用于解释无中生有的奇点起源,推翻唯物假设,解释量子力学为何如此,解释意识起源。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量变的极限会引发质变。即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个系统或物体达到临界点,就会发生质变,从原来的状态转变为全新状态,整个系统的性质和特征发生根本性改变。这种质变往往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触发的。例如,水温升高到100c时,水会沸腾,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在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量变引起质变的情况极为常见,这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有”与“无”》
本文非科学,主要是用于提高哲学思辨能力。
虽然大爆炸理论试图向我们解释宇宙的起源与演化,但它却有着明显的局限性,无法解释大爆炸之前存在的“无”,也就是时间与空间在开端之前发生的事情。所以,在探讨宇宙起源的问题时,“无”的概念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科学的层面上,“无”通常是指不存在任何物质的状态,即真空。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无”可能指的是一种绝对状态,即没有任何物质、空间、时间甚至是能量存在的绝对“无”。
那么,如果存在绝对“无”的状态,宇宙的起源也许并不是大爆炸理论所描述的宇宙由真空中产生,而是从某种更为基本的状态转变而来。而这种转变涉及到的能量与物质之间的非常规转化,已然超出了我们对物理定律的理解。
虽然目前在科学实验的技术上能够实现物质的去除,创造一个看似“无”的真空环境,但这种“无”仍然是三维的,光线也仍然可以传播。因此这种环境实际上是一种有属性的“无”。与此相对,绝对“无”则是一种理论上的状态,没有物质,没有空间,没有时间,以及没有我们能够想象到的任何东西。科学家们认为,绝对的“空”应该是绝对“无”的状态,这可能是宇宙起源的。
如果人是神创造的,那神又是怎么来的?0赞同·0评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