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文艺宣传队(2)(2/4)
的“段子手”。
来文艺宣传队后,他的日常生活出现了些新的变化。
以前他在校的时间少,被抽调出去画画的日子多。所以,同班同学认识不了几个人。最近一段时间他基本不出校门,每天都跟随文宣队,与同学们在一起演练节目。这样,他就慢慢跟文宣队的这批同学熟络起来。
会唱歌的费钦和会弹杨琴的杨少华就和他处成了朋友。
杨少华长像英俊高挑,站在同学群里如鹤立鸡群,因此得了个“羊长子”的雅号。他方脸剑眉,像极了《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扮演者。他家庭条件优沃,父亲是县文办主任。“文办”是“文化、教育、卫生办公室”的简称,是全县文化、教育、卫生三大系统的上级领导。在时期,这是一个最有权势的政府部门。蒋梦言所在的城关小学,当然也在文办的领导之下。所以,杨少华在学校里很受重视。
“费猴子”费钦,嗓音极好。他几乎能把所有中男性主角的唱段模仿的有模有样。遗憾的是他长了张“尖嘴猴腮”脸,不适合演英雄人物。胡主任选他入队,是为反派准备的演员。比如《红灯记》里的王连举,《沙家浜》里的刁德一,《智取威虎山》里的匪徒金刚等。
“费猴子”长得有特点,但他的爸爸费伟德却是个厉害的人物。他曾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战斗英雄。在军中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立功无数。战后他转业回h省通江口老家任职,现在是通江口县民政局长。
蒋梦言黑不溜秋,论家势条件,不可与这两人相提并论。
但少年的交情是不讲家势门第的。讲什么呢?学校抓学习时,就讲学习成绩;现在学校看重才艺,小伙伴们在一起玩,也是欣赏彼此的才艺,相互钦慕,惺惺相惜。
几个人玩在一起,时间一长就成了朋友。进而就是“友情”的加深。所以,在通江口县城关小学,文宣队的三大才子——“杨长子、费猴子、蒋黑子”总是形影不离地在一起的。
男孩子都有顽皮捣蛋的天性。平时里推搡打闹是小伙伴之间表达亲近的常态。
冬天天冷,三人上过厕所回来,费猴子提议玩撞拐子(斗鸡)暖暖身,刚说完就单脚站立,蹦跳着用盘起的膝盖朝蒋梦言撞击。蒋梦言没有丝毫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