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文艺宣传队(3)(2/3)
、情绪饱满,字正腔圆的演唱,把李铁梅视革命同志比亲眷还亲的阶级立场,以及对敌占区地下工作的理解表现的淋漓尽致。配合上蒋梦言的手风琴伴奏,让现场观众强烈地感受到现代京剧的独特魅力。观众听的如痴如醉,意犹不尽。
“费猴子”机智幽默的表演才能,在“三句半”《支农趣事》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现。
在分配角色时,费钦强烈地要求表演“半句”。胡主任知道在开场表演中委屈了他,就同意了他的要求。于是,他在排练和表演中都十分卖力,每当到他的半句台词时,他都会在敲马锣的同时做一个十分滑稽的表情,然后才说出他的半句台词。每次都因为他收尾半句台词的出色表现,引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欢笑声。毫不夸张地说,费钦的表演就是这个节目的灵魂。
舞蹈表演是要有舞台条件的。只要是场地条件不好,舞就跳不起来。
但舞蹈演员们却不甘心变成打杂的剧务。他们集体向胡主任请战,强烈要求出场。为了能在简易环境中表演舞蹈,他们就跳相对容易的集体“忠字舞”。
在小乐队的伴奏下,他们边唱边跳,通过《大海航行靠舵手》、《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太阳最红,毛最亲》这三首红歌忠字舞,能把演出现场的气氛推向高峰。
在舞蹈组的带动下,现场演员集体合唱,观众们跟唱,演出现场很快就能形成几十人,直至几百人的大合唱!
对领袖热烈的爱戴之情、特殊年代的集体主义情怀,以合唱的形式散布开来,歌声久久回荡在演出现场的上空,烘烤着现场每一个人的情绪,使之变得更加真诚炽热。
这是一个火红的时代,一个文艺“贫乏”但文艺活动却十分“频繁”的时代。在精神和物质生活双重饥渴的环境中,即便是一场小学宣传队演出,也一样为基层群众所喜闻乐见。也都是基层群众趋之若鹜的好看点。
“文艺的贫乏”是指文艺生活内容单调。让文艺缺少了人文性。文艺的内容往往无视人的情感特征,只反映了强烈的意识形态诉求。
“文艺活动频繁”,则是指文艺活动的发生频率很高,在一系列的“文艺宣传队”演出活动中,让普通人接触文艺和参加文艺演出的机会增多,文艺活动在群众中得到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