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3/3)
是涸泽而渔。”
“譬如盐钞法,禁止地方自由买卖食盐。商人要经营盐业,必须购买盐钞,再拿着盐钞去产地兑换食盐。”
“盐钞法有好处,可是蔡京频繁的制定新版盐钞,导致旧版盐钞贬值,甚至沦为废纸,许多商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除此外,商人去产地购买的盐,多数也是以次充好,质量很差。”
“尤其朝廷禁止百姓自行买卖,让许多靠盐生存的小贩难以生存。”
“朝廷频繁制定新版的盐钞,朝令夕改,看似捞钱。实际上损失了朝廷的信誉和影响力,让百姓不再相信朝廷。”
“茶叶禁榷,也是一样。”
杨时侃侃而谈道:“江南要治理,先放宽盐钞和茶叶禁榷,允许百姓自由经营。”
赵桓试探着问道:“一步放宽吗?”
杨时摇头道:“不能一刀切全部放开,突然全放会彻底崩盘,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除此外,遏制江南的土地兼并,打击官商勾结,也是势在必行。”
“在律法层面,放松勒住商人的绳索,让他们自行安排。”
“在官府层面,打击贪腐劣商。”
杨时正色道:“双管齐下,先稳住江南。现阶段也不适合大范围推广,解决了江南的问题,挡住金国下一次来的攻势,再考虑全国各地的调整。”
赵桓心中赞叹。
杨时的分析和论断,就是接下来的施政方向。
赵桓说道:“杨公的提议非常好,我们来商量下,该怎么推广安排。”
杨时见建议被采纳,欢喜道:“陛下圣明!”
赵桓和杨时商讨着,从上午到下午。临近傍晚,赵桓留下杨时一起用膳,一边聊一边说细节。
这时候,周瑾来了,行礼道:“陛下,胡直孺和刘旺联袂求见,说制作出了高仿灭金雷。”
赵桓眼前一亮,吩咐道:“快,让他们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