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与其夺嫡,不如分封世界」

第216章 他们有脊梁之姿啊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216章 他们有脊梁之姿啊(3/4)

听听,这民族认同感立马就上来了。

现在牧民们说话,谁还提‘东突厥’三个字啊?

那都是用‘咱北疆人’的称谓!

嗯~民族大团结,从统一归属感开始。

揭牌仪式很快完成。

在给牧民们灌了几口鸡汤后,李恪便动身离开了。

并没有直接回郡守府。

而是上了马车,转头前往农学院驶去。

大唐北方学院的揭牌仪式并不是今日的重点。

组建杂交水稻科研团队,完成系统任务才是!

……

农学院。

老田并没有前往参加揭牌仪式。

在他身侧,还站着六位老兄弟。

六位老兄弟本来还有点犹豫的,但老田几句话让他们大为触动。

“没有蜀王府,就没有新生活!”

此话一出,六位老兄弟感觉自己白活了。

一大把年纪了,居然差点儿忘恩负义了。

所以,他们来了!

凭借着几十年的种地经验,七人自然毫无疑问地入选了。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

入选的这一批人,大多都是从长安跟过来的。

大家都知根知底的,很快就闲聊了起来。

“老田,有小道消息说这次研究的是水稻。”

“虽然我没种过水稻,但想来和种粟米差不多吧?”

“大不了从头学起呗,就像当年阿耶教咱们种地一样。”

在大唐,粟米是朝廷规定的缴纳赋役的标准作物。

因此,长安城的农户们几乎家家种植粟米。

但大家也不怂,殿下需要研究什么他们就种什么。

他们的话,被站在教室门口的李恪听了个正着。

这一幕,让李恪不禁想起后世一位科学家。

华夏力学之父——钱伟长,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

“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学什么!”

从高考只考5分,到华清物理学全系第一。

就连小说都不敢那么写!

可也正是那一批的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唐:与其夺嫡,不如分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