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3/4)
着孩子们长大娶妻生子,根本不够住。
她周家要是有这个能耐,至于十口人挤在一个地儿吗?!
早腾出去了。
就当周母着急上火婚事要黄、愁的满嘴泡时,事情有了转机。
这还得从老四周文晖说起。
周文晖天资聪慧,从小到大学习上都是第一名,当之无愧的天才,他高中毕业后直接进了机床厂。
适逢机床厂改革,为了发展和设计新机器,厂里成立了几个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三结合的小组。
被挑选的工人需要七年以上的经验,虽然周文晖的资历不够,但还是被破格挑中。
半个月前,周文晖所在的小组攻克了特殊难关,机床厂为激励其他职工,予以分房奖励。
昨天下午才出的公告,听说整个机床厂都沸腾了。
儿子有出息,周母自然春风得意,但还没得意多久,就回过味了。
女方恐怕早就已经知道了,这是故意提的条件呢!
在周文彦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哀求下,昨夜周母就已经悄悄找了老四,打起了亲情牌,话里话外都是兄友弟恭,互相帮衬,等把书记女儿娶回家,大家都能沾光。
谁料到老四油盐不进,左一句“妈,他周文彦结婚关我什么事?我又不是他爹。”、右一句“这光谁爱沾谁沾,反正我是不用。”
话说的这么难听,周母气了个倒仰,但偏偏无可奈何,谁叫话糙理不糙呢。
周母不忍心叫周文彦失望,于是干瞪着眼琢磨了一整晚,还真别说,让她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找儿媳沈江秋说情。
说到沈江秋这个儿媳,周母其实是不大满意的。
其一,长得太漂亮了些,听说好多个男孩子跟在她屁股后头献殷勤,怕儿子压不住
其二,娇生惯养的,这是娶媳妇还是娶祖宗?
但她到底没犟得过老四,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先认下,打算婚后再好好调教儿媳。
只不过有老四那混蛋的插科打诨,她的调教计划惨遭滑铁卢。
三年的时间过去,同福里弄堂谁不知道,周文晖是个老婆奴,周母不止一次咬牙暗恨,真是有了媳妇忘了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