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1/3)
叶辰接过文件,奖状已经泛黄,上面写着张建国因"勇救落水儿童"获得市级表彰,日期是二十年前。
"二十年前的事也拿来当证据?"小林忍不住吐槽。
肖清雪却皱起眉头:"问题在于,品格证据确实可能影响法官心证。我们需要核实这份奖状的真实性。"
叶辰点点头:"查两件事:第一,当年是否真有这起落水事件;第二,这个"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现在是否还存在。"
夜幕降临,律所里只剩下叶辰和肖清雪两人。肖清雪突然从电脑前抬起头:"找到了!这个基金会在五年前就被撤销了,并入市政法委下属的新机构。更重要的是——"她调出一则旧新闻,"当年确实有个儿童落水,但救人者是位姓李的渔民,张建国只是帮忙叫了救护车。"
叶辰吹了声口哨:"所以他的奖状要么是冒领的,要么水分很大。能公证这些证据吗?"
"我已经联系了公证处,他们同意明天一早就办理。"肖清雪看了眼手表,"不过现在都晚上十一点了"
"熬夜吧。"叶辰冲了两杯咖啡,"明天就是证据交换日,我们必须准备好所有弹药。"
第二天上午,市中级法院门口挤满了媒体记者。叶辰和肖清雪刚下车就被长枪短炮围住。
"叶律师,如何看待对方提交的品格证据?"
"肖总,你们的街头实验是否会影响司法公正?"
叶辰保持微笑但不作答,护着肖清雪穿过人群。进入法庭后,他发现郑东海已经端坐在原告席上,身旁是坐着轮椅的张建国和他的家属。
沈默法官准时步入法庭,全场起立。他看起来五十出头,头发花白,眼神锐利如鹰。"双方请注意,"他开门见山,"今天仅进行证据交换和初步质证,不做实质审理。原告方,你们有新证据提交?"
郑东海站起身,西装笔挺:"是的,法官大人。我们提交了三份新证据:第一,张建国的见义勇为奖状,证明其高尚品格;第二,社区出具的多年良好行为证明;第三,医学专家意见书,论证即使存在骨质疏松,外力仍是导致骨折的必要条件。"
叶辰注意到第三份文件的署名专家竟是郑东海的大学同学,不禁冷笑。轮到他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