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刘备,从平定黄巾开始」

——————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5/13)

让太子李显于灵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武则天)决定。[225]四天以后,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26]

太后称制

今人绘武则天画像(7张)

嗣圣元年(684年)二月,李显打算任命韦皇后之父韦玄贞为侍中,被裴炎阻止,怒道:“朕即使把天下都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还在乎一个侍中吗?”[27]武则天于是将李显废黜为庐陵王,迁于房州,转而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武则天仍临朝称制。[28]九月,武则天改元光宅,改东都(洛阳)为神都,同时令旗帜皆从金色,官服颜色、职省名称一并改易,赐宫城名为太初宫。[29]同月,徐敬业等以扶持庐陵王为号召,在扬州举兵反武,十多天内就聚合了十万部众。武则天当即以左玉钤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率兵三十万前往征讨。十一月,徐敬业兵败自杀。[30]

垂拱元年(685年)五月,武则天下诏允许内外九品以上官员和百姓向朝廷自荐,以求被任用。[31]

垂拱二年(686年)正月,武则天还政于李旦,但李旦知其并非出自诚心,“奉表固让”,于是武则天继续临朝称制。三月,武则天下令制造铜匦(铜制的匣子,类似于检举箱、报冤盒),置于洛阳宫城前,分为延恩(献赋颂、谋求仕途者投之)、招谏(言朝政得失者投之)、伸冤(有冤抑者投之)、通玄(言天象灾变及军机秘计者投之)四匦,随时接纳天下表疏[32]。此举广开言路,对稳定当时的朝政起了重大作用。

武则天为监察宗室与大臣,规定任何人均可告密。凡属告密之人,臣下不得私自审讯,国家都会向其供给驿站车马和饮食。即使是农夫樵人,武则天都亲自接见。所告之事,如果符合旨意,就可破格升官。如果并非事实,亦不会问罪,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33]其中生性残忍的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侯思止等人通过告密被授予掌管制狱的官职[34],形成“酷吏政治”,被告者一旦被投入此狱,酷吏们则使用各种酷刑审讯,能活着出狱的百无一二。这样,随着告密之风的日益兴起,被酷吏严刑拷打致死的人日渐增多。于是“朝士人人自危,相见莫敢交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魂穿刘备,从平定黄巾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