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外交和睦(2/3)
箱精美的丝绸、璀璨的珠宝呈了上来。
李隆基微笑着点头:“贵国的心意,朕已收到。愿我大唐与楼兰国友谊长存。”
接着,一位来自草原部落的使节上前说道:“陛下,我乃突厥旁支的使节。我们钦佩大唐的强大,愿与大唐结为友好邻邦,互通有无。”说着,他献上了几匹高大健壮的骏马,这些骏马毛色光亮,身姿矫健,一看便知是上等的良驹。
“好,朕也希望与贵部友好相处,共同促进双方的发展。”李隆基说道。
欢迎仪式结束后,大唐开始与各国开展广泛的文化、经济交流。在长安的太学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生——各国的学者。他们在这里学习大唐的诗词歌赋、经史子集,感受大唐文化的博大精深。
“大唐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这诗词中的意境,这经史中的智慧,让我等受益匪浅。”一位来自南方岛国的学者感叹道。
“是啊,在这里学习,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这些知识带回我们国家。”另一位学者附和道。
而大唐的文化使者也纷纷前往各国,传播大唐的文化。他们教外国百姓学习汉字,传授他们绘画、书法、音乐等技艺。在西域的一个小镇上,一位大唐的文化使者正在教当地的孩子们学习唐诗。孩子们围坐在他身边,认真地跟读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在小镇上回荡,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在经济交流方面,大唐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长安的东市和西市,成为了各国商品的汇聚地。来自西域的香料、珠宝,来自草原的皮毛、马匹,来自南方的丝绸、茶叶等,在这里琳琅满目。大唐的商人也带着精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前往各国进行贸易。
“这大唐的丝绸真是精美绝伦啊!我们国家的贵族们都对它爱不释手。此次多采购一些回去,肯定能大赚一笔。”一位西域的商人一边挑选着丝绸,一边说道。
“是啊,还有这瓷器,质地细腻,造型精美,在我们那儿可受欢迎了。”旁边一位草原的商人说道。
大唐的工匠们还将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授给各国。在北方的一个部落,大唐的工匠们帮助当地百姓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