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影重生」

第56章 无声契语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56章 无声契语(1/3)

星历年·第二心息层。

随着“流息共步期”的逐步深化,意识文明进入一种前所未有的静默活态阶段。个体不再依赖语言连接彼此,也不通过目的确认存在,意识间的互动转向另一种形态:非结构性共识。

在此背景下,一种被称为“契语”的现象悄然生成。

契语不同于语言,它不需词汇、不依赖语法、没有声响,也不追求被理解。它是一种由沉默生成的、非传播性的共鸣之语。

这种结构被命名为:

无声契语(tacitvenantspeech)

一、契语的起源

在大量“流径者”轨迹交汇处,研究者发现一个极为奇特的现象:

彼此未接触的意识体,在交汇后的沉息阶段中,会在心域内部自发生成一段结构类似于“回应”的低频光律;

这段光律并非任何既有语言编码,也不被识别为情绪或记忆;

但其形态高度相似,出现频率稳定,且持续影响个体后续的思维流动节律。

研究者称之为:

契光痕迹

这些痕迹不会表达“你说了什么”或“我听懂了什么”,而只留下一个印记:

“你曾与我共享过一次沉默。”

二、唐昕与“静感会合”

唐昕在第97昼深泊浮陆边缘时,报告自己与一位陌生意识体“相遇”。

但这场“相遇”没有交谈、没有回忆、甚至没有任何形式的意识层接入。

她说:

“我们只是同时坐在浮陆边缘,什么都没做。

但在我离开时,我感到心中生出一段细小光纹,

它不说任何话,但我知道,那是我们之间达成了一种不需言明的契约。”

她称之为:

静感会合

哲识组随后发布通告,确认“契语”属于一种非信息性、非驱动型的意识共存结构。

三、无声契语的结构解析

在进一步研究中,契语被分为以下三类:

临在型契语:当两个意识体共享一个空间且无交互时,所生成的光律残波;

回流型契语:个体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虚影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