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

第81章 出兵外蒙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81章 出兵外蒙(1/3)

1919年5月4日的游行和庆祝活动在全国各地热烈展开。这不仅点燃了民众的爱国热情,还让更多人知晓了段宏谟领导下的山东军在外交谈判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山东军在此次外交事务里,凭借着坚定的立场和出色的策略,为国家争取到了更多的利益与尊严。

同时,复兴党与山东军之间紧密的关系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尽管段宏谟还未站出来直接声明,但这已足以让众多有志青年看到了希望,有了投奔的明确目标。这些热血青年渴望投身其中,为国家的崛起和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间来到1919年6月,备受瞩目的巴黎和会落下帷幕,陆正祥等谈判代表踏上回国之路。

随着他们的归来,和会的诸多细节也渐渐为国人所知。

当民众得知华夏竟有机会趁着这次和会在海参崴收复部分领土时,整个国家再次沸腾了。

那些失去的领土,一直是国人心中难以愈合的伤痛,收复领土的消息无疑让大家看到了雪耻的希望。

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热议此事,民众们的爱国热情被再度点燃。谈判代表们回国后,受到了民众极为热烈的欢迎,人们夹道相迎,用欢呼和掌声表达着对他们的敬意与感激,感谢他们在谈判桌上为国家所做的努力。

而远在海参崴的蒋方震和薛伯陵等人,自然也收到了相关通知。此时,在外东北问题上,他们与日方处于盟友关系。在招募劳工一事上,他们秉承着自愿的原则,积极开展工作,最终成功招募到几万人。

为了切实维护劳工的权益,经过一番艰苦的谈判,薛伯陵的二师决定派出一队人马,以联络人的身份来管理劳工,并负责与日方协调各项事务。这队人马肩负着重要使命,他们的主要任务保障劳工的基本权益以及人身安全。

而对于日方提出的协助撤侨之事,蒋方震等人果断拒绝。

随着涌入海参崴的侨民越来越多,华夏从山东等地向海参崴运输补给的行动也愈发频繁和密集。

由于运输的大多是生活物资,如粮食、衣物等,所以并未引起其他势力的过多怀疑。

在这看似平常的物资运输背后,蒋方震和薛伯陵却在秘密行动。他们已经在这些劳工和华侨中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