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

第86章 创办大学与军校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86章 创办大学与军校(1/3)

在老徐挥师北上,收复外蒙的期间,段宏谟同样未曾有片刻懈怠。彼时,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在西方列强一战的冲击下,让更多的华夏有识之士纷纷探寻救国之路。

段宏谟知道工业和军事教育对于国家命运的深远影响,于是决心从实业与教育两方面,开始布局自己地盘的产业结构。

实业建设方面,段宏谟在山东、安徽、浙江等地积极布局。

首先,段宏谟通过约翰和寇慈等人利用战后的契机,在法国和英国购买了大量的工业设备,先后在安徽、山东等地开办了多家工厂。

这些工厂涉及食品、纺织、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为后续的军工生产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段宏谟深知军事装备对于国防的重要性,于是在安徽和浙江,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创建了军工厂。这些军工厂引进国外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主要负责生产枪械和弹药,为军队提供了稳定的装备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巴黎和会期间,山东军的卓越表现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其中不乏德才兼备之辈,纷纷慕名而来,希望能够加入山东军。

在这些投靠者中,有一个人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刘庆恩。刘庆恩原本在北平担任官职,但他却毅然地辞去了官职,千里迢迢地来到山东,投奔段宏谟。

当段宏谟第一次见到刘庆恩时,他就被对方独特的见解所吸引。再加上刘庆恩这个名字,段宏谟立刻猜到眼前这个人就是那位传说中的刘庆恩——刘氏半自动步枪的缔造者。

段宏谟的脑海中迅速闪过关于刘庆恩的一些信息,尤其是刘氏自装枪,这让他对刘庆恩的能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时,段宏谟看向刘庆恩的眼神都变得有些特别,仿佛看到了绝世珍宝。

而段宏谟之前让军工基地研究的ak47也有了新的进展。有了刘庆恩这样的人才加入,以及ak47的设想,段宏谟坚信,以刘庆恩的才华和能力,一定能够将两者结合研发出更适合华夏军人使用的枪械。

在教育领域,段宏谟同样展现出非凡的魄力和远见。

他在山东、安徽、浙江三地,创办了多所综合性大学。这些大学涵盖文、理、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