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院子里的那几棵树(4/7)
。小乖妮家的杏子个儿并不大,外面有一层很细微的茸毛,吃时用手一抹就掉了,熟透的杏子吃起来是又软又甜的,味道类似于桃又有别于桃,用两个手掌稍使用力一挤就裂成两半了,露出里面的杏仁,据大人们说杏仁是一种中药材,和别的中药材混在一起可以治咳嗽、通大便。但小乖妮觉得杏仁微苦,不好吃,只是拿着把玩,玩腻了就扔了。小乖妮长大后为了生计出外打工时也见过杏子,但有的杏子竟是青里泛黄、而且皮是非常光滑的,吃起来脆而微酸,小乖妮总觉得这不是杏子,倒象是杏树和李子树杂交的产物,对于这种不纯正的、变异的所谓杏子小乖妮是不吃的,因为这种杂种已经没了原种杏子味道的纯正、甘甜和醇厚,吃了它倒破坏了原来记忆中杏子味道的美好。
每年夏末秋初的时候,楝树就和枣树、柿树一起把自己的青果挂满枝头,因为楝树子味苦不能吃,所以小乖妮对它就没有特别的希冀,只是在楝子长大还青皮的时候和哥哥一起从树上搞下来一些拿着玩。楝子在小乖妮的家乡叫做楝枣子,是小孩子们常用的玩具,男孩子们用它做弹弓的子弹,女孩子们则用它做“拾子”、“抓窑窑”的游戏。小孩子们只把楝树子当作一种取之方便、弃之不惜的玩意儿,哪里知道这小小玩意儿竟还是一种药材呢,村里有些老人知道这苦楝子有除湿止痛、驱虫治癣的功疗,幼年的小乖妮还偶然见一些老人用楝树子给小孩子治癣,后来由于西药在国内的迅猛发展,人们渐渐地忘记了身边这些不用花钱、取之便宜的花花木木也是能治病的,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和九十年代的农村,谁要是再找些树子、树皮和草根治病,人们会笑话他,会笑话他的迂腐,有门诊部现成的西药不用,干嘛还劳神费力地去找那些树子草根?对这些树子草根的治疗功效大多数的人都抱怀疑态度,就象怀疑有难事去烧香拜佛能否解决问题一样。那时中医的衰落竟至于此。
相对于楝树子来说,幼年小乖妮大大地偏爱于杏子、枣子和柿子,因为杏子、枣子和柿子都可以吃。农村俗语说“七月的枣,八月的梨,九月的柿子大红皮”,到了农历七月份,小乖妮家的那棵枣树终于挂满了红红的枣子,其实从枣子皮刚刚有点红的时候小乖妮和哥哥就偷偷地用长木杆打落过,那时的枣子就已经是甜的了,枣子皮全红后吃起来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