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一个处处合适的人(1/3)
作为府库副使,只要看好了那些东西,别让人故意损毁了,名目、数量清晰,别失了火,在别让人把那些东西拿到市井里偷着卖了,被人抓个正着……就差不多行了。
比起姜奕辰那个市令,需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上上下下都得顾及到,官儿不大,得罪了哪一个都不好过,动了哪一方的利益,哪怕就是一点小利,都可能引来一场祸事。
毕竟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对于高门大户,几万、几十万两银子才算断了财路,对于那些市井小贩,说不定断个官司偏了几文钱,人家就想不开了。
这样的人若是没家没口、了无牵挂,可不比那些爱耍心眼子的使出个阴谋诡计,还能给你还手反击的余地,也许早上得罪了人家,人家收市的时候就一刀捅过去……
这种事不是没发生过,而且坊市里什么人都有,三教九流的,总跟这些人打交道,忙的明明都是正经差事,却会被那些高门和文官诟病,把他说得市侩、满身铜臭气。
倒是姜奕德这个府库副使,好好地看着府库,打交道的不是王府就是高门,差事也简单,细心、别贪心就行。
说起来当这差事的人,名声好,形象也好,风吹不着,雨也淋不到,真真是个享福的好差事。
世子姜奕德是个文弱的人,从小身子不大好,完全没有习武,读书没出过什么差错,但也没读出什么名堂。
说是科考太苦了,光是在考场上那几天都熬不下来,索性就没有去考过,更是不会有功名在身了。
这要是用揽月苑管着她们的萧大娘子的话说,这就是文不成、武不就,将来让她们千万别把自己生的儿子养成这样。
身为妾室得知道自己的本分,身为妾室所生的庶子,别管有没有记在正室夫人名下都得认清自己的身份和底子,要是文也不行,武也不行,趁早学门手艺。
跟这些高门大户打交道的有些个手艺人,他们干的活儿雅致,人也雅致,托个人情,利诱一下学一学,将来好歹能糊弄个衣食富贵。
就好比昭王府的那位庶出的三爷,就学了一手好篆刻,刻的章啊、印啊的,颇受勋贵和文士欢迎,谁想刻上一枚小印了,都以能让他出手为荣。这样以来,他分了家以后也过得很富足、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