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倚仗(1/2)
虽然心里没底,但是财富带来的社会地位还是让张金德有自己的个性。
已经低声下气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既然徐勃不接受,张金德也就不再低三下四的委曲求全。
话锋一转,张金德说道:“徐县长,金德集团是个什么样的企业,富水县人人皆知。”
“金德集团每年上缴利税二个多亿,我张金德是个什么样的人,在爨乡市都是人人皆知,以我的社会地位和为人处世原则,我不可能这么干的。”
“这一点我还是希望徐县长和县公安局能够公平公正的看待和处理这个问题。”
张金德能说这番话,自然是有所倚仗的。
当财富达到一定地步时,就会引起质变。二十年前张金德还是因为勾引有夫之妇被判劳教的劳改犯。
二十年后就是爨乡市的政协常委,省人大代表,爨乡市优秀民营企业家。
现任市人大主任陈永华和市政协主席胡德禄都曾担任过富水县县委书记。
并且张金德的金德焦化集团迅速发展就是在胡德禄担任富水县县委书记时期。张金德担任市政协常委,也是在胡德禄担任市政协主席以后的事。
自从上次袁咏梅来富水县调查排污一事后,徐勃就安排人暗中调查了。
根据回馈的情况,胡德禄对金德集团的支持力度极大。
当初能够把县工业园区建在县城的西北边,据说就是胡德禄拍板决定的。
对于身处大山凹地间的富水县县城来说,平整的土地资源是稀缺资源。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县城要往东南边的庄家岭发展。
如果当初把工业园区放远一些,新县城往西北边发展,就完全可以避免县城的空气污染和土地资源受限的问题。
不管是担任常务副市长期间,还是担任市政协主席后,每年都至少要高调到金德集团调研考察一次。
…
对于张金德话里话外的意思,徐勃自然心下了然。
徐勃起身说道:“金德集团在富水县每年有多少利税是不是人尽皆知,我不清楚。”
“但是金德集团存在的问题是人尽皆知,一个焦化集团下属的企业污染问题,二个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暴力拆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