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

第148章 年的战争困局与挣扎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48章 年的战争困局与挣扎(2/4)

着日本帝国在清帝国战场上陷入胶着,俄罗斯帝国认为有机可乘。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一项秘密军事计划,派遣一支精锐的远征军前往远东,目标直指清帝国的首都北京。

2月,俄罗斯帝国的远征军在海军舰队的护送下,成功在清帝国沿海登陆。这支远征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由经验丰富的陆军中将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伊格纳季耶夫指挥。伊格纳季耶夫制定了快速突进、直捣黄龙的战略,试图在最短时间内占领北京,迫使清帝国投降。

清帝国方面,李鸿章和左宗棠等将领虽然一直在努力抵抗日本帝国的进攻,但对于俄罗斯帝国的突然入侵毫无防备。清军在沿海地区的防御力量薄弱,难以抵挡俄军的强大攻势。

俄军登陆后迅速向内陆推进,一路上势如破竹。清帝国的军队在仓促应战中节节败退,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北京城内一片恐慌,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和慈禧太后在得知俄军逼近的消息后,惊恐万分。

在大臣们的建议下,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决定逃离北京,前往西安地区暂避。这一决定引发了京城的混乱,百姓们纷纷出逃,社会秩序陷入崩溃。皇室和朝廷官员们在慌乱中踏上了西逃之路,留下北京这座古老的都城在战火的阴影下摇摇欲坠。

3月,东欧战场上,泽许王国联军在经历了法国退出和英国部分撤军的冲击后,逐渐稳住了阵脚。阿尔弗雷德·冯·施密特元帅重新整合了剩余的兵力,加强了防线建设。泽许王国军队与留守的英军紧密合作,利用地形优势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试图阻止俄罗斯帝国军队的进一步反攻。

俄罗斯帝国虽然收复了哈尔科夫和基辅地区,但库图佐夫将军也深知继续进攻面临着诸多困难。联军的防御逐渐稳固,而且冬季的严寒尚未过去,后勤补给依然是个大问题。因此,俄军在收复失地后,也采取了守势,双方在前线形成了僵持局面。

在远东,俄罗斯帝国的远征军继续向北京推进。清帝国的军队在各地组织了一些小规模的抵抗,但都无法阻挡俄军的步伐。北京周边的城镇和乡村在战火中遭受了巨大的破坏,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日本帝国看到俄罗斯帝国在清帝国的行动,也开始重新调整战略。山县有朋意识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