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东南亚战场的新动向和泽许王国的内政微调(2/3)
在表面上呼吁和平,私下里却与荷属东印度保持着秘密联系,试图从双方的冲突中谋取私利。
英国则在权衡利弊后,决定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清帝国的和平倡议。英国担心战争的持续会导致东南亚地区的局势失控,影响到其在该地区的殖民统治和贸易利益。英国向荷属东印度发出了委婉的警告,暗示其不要过度扩大战争规模。
在战场上,荷属东印度军队的迂回战术遭到了联军的有力反击。当他们的精锐部队进入联军预设的埋伏圈时,瞬间遭到了猛烈的攻击。联军的士兵从四面八方涌出,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近战。荷属东印度军队损失惨重,不仅未能完成炸毁补给点的任务,还伤亡了大量士兵。
雅各布·范·赫斯将军得知计划失败后,决定孤注一掷,集中所有兵力对兰芳共和国的一处重要防线发动总攻。4月下旬,荷属东印度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炮击,随后步兵发起冲锋。联军在刘永福的指挥下,顽强抵抗,双方陷入了激烈的拉锯战。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
进入5月,东南亚战场陷入了胶着状态。荷属东印度军队虽然在装备上占据一定优势,但联军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熟悉的地形,始终坚守着防线。双方在战场上形成了犬牙交错的态势,每天都有小规模的战斗发生。
为了打破僵局,双方都在寻求新的突破点。荷属东印度军队开始尝试利用当地的土着部落,试图分化联军与当地民众的关系。他们用金钱和武器拉拢一些部落首领,让其带领部落成员袭击联军的后方。
联军则积极团结当地各族人民,宣扬共同抵抗外敌的理念。刘永福将军亲自走访各个部落,与部落首领进行沟通,承诺在战后给予他们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在联军的努力下,大部分部落依然坚定地站在了联军一边,共同对抗荷属东印度的侵略。
在泽许王国,随着对外扩张的推进,国内社会思潮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许多民众为国家的强大和领土扩张感到自豪,积极支持政府的各项政策。另一方面,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战争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人员伤亡、经济负担和社会矛盾的加剧。
这种思潮的碰撞在文化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