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建设与生产(二)(2/3)
该受到奖励,在中国有句话叫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这样做也能激励他们热情,让他们更好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这只是开头,后面我会将此作为制度执行下去,只要表现好或者做出成绩的人,我都会不吝奖励。贵国的人才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工作,我不能让他们受到任何委屈,我要用高待遇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留在这里。”
汉斯少校听后不再反对,李宏说的有道理,况且这对他们德国人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他其实没有理由反对。不过汉斯少校还是替李宏担心:“李,话虽如此,可你的资金又能撑多久呢?长久下去,一旦你的资金花完了,你有什么办法获得资金吗?”
对于这个问题,李宏并非没有路可走,他有一步棋,只是眼下还没有门路。其实办法和李宏与德国人的交易一样,李宏可以再用武器图纸和其他国家的人交易,用来换取发展资金。不过这个办法并不是什么长久之道,打铁还需自身硬,李宏最好有一条稳定的资金来源,这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之后,李宏当即叫来了县长李渝,说道:“李兄,今天我去了一趟巡镇,据德国人的消息,他们在那里发现了大量的煤矿和铁矿,因此我决定在此建立煤矿厂和铁矿厂。这件事离不开县政府的配合,因此我希望你可以全力以赴,尽快把这件事落实。”
李渝当即拍着胸脯保证:“李主任放心,这件事我亲自督办,保证尽快建成。”
李宏对他的态度很满意,说道:“李兄,现在这里就你我两个人,不必这么拘束,你比我年长,称呼我名字就行。”李宏此举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拉近和李渝的关系,若是一味的太过正式,很容易让人误会,产生隔阂。李宏希望能将辖区内各级官员拧成一股绳,因此自己就不能太过于生人勿近,必须和其他人拉近感情。
李渝听到李宏这么说,心里高兴不已,在他看来,李宏如此做那就是真正的将你当成了自己人。于是李渝脸上瞬间浮现出笑容,说道:“既如此,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李宏紧接着问道:“李兄,眼下已经进入3月,春耕即将到来,关于河曲的农业发展,你有何高见呢?”
李渝想了想,说道:“贤弟,以往河曲县人口不过五六万人,原本的耕地就足够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