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到古代,赵亚楠的逆袭之路」

第207章 补齐军饷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207章 补齐军饷(2/3)

寺少卿”的官印,“其父之罪,不连妻儿。”

阶下,孟书康的官服已被冷汗浸透。自晨时跪到此刻,膝头早已麻木,却在听见这话时猛然抬头,看见皇帝眼中映着殿角那盏未灭的烛——那是太皇太后昨夜送来的,灯油里掺着龙涎香,原是为了安抚他审案的疲惫。

“苏府家眷,着令闭门思过。”皇帝声音放软几分,“苏菲菲虽为苏丞相之女,却未涉党争,且素有贤名。”他望向侍立一旁的王爷,见其微微颔首,方提起朱笔,在结案疏上落下“从宽”二字。

太皇太后坐在暖阁里,听着殿中传来的抄家声,忽然摘下鬓间的九鸾金钗。这枚陪了她三十年的金器,在晨光里泛着冷光,像极了当年先皇临终前递给她的那方玉玺。“把玉匣拿来。”她对着贴身女官低语,苍老的手指抚过玉玺上“天命所归”的刻纹,忽然轻笑,“哀家啊,终究是错信了身边人。”

殿角铜漏滴答作响,孟书康捧着官印走出时,正遇上被侍卫护送来的苏菲菲。她鬓边的金簪已换成素白绢花,看见他时,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却在望见他腰间未摘的大理寺腰牌时,忽然屈膝行礼:“多谢陛下……”

“不必谢我。”皇帝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望着这对经历风雨的夫妻“你父亲的错,不该由你来担,你们警知。”他抬手,赐下两盏琉璃灯,“拿去挂在院角,也算朕给你们的新婚贺礼。”

太皇太后的凤辇经过长廊时,与王爷的车架擦肩而过。她隔着珠帘,看见那道熟悉的身影腰间悬着新赐的兵符,忽然想起二十多年前,他母妃临终前托孤的场景。“瑜儿,”她轻轻叹息,指尖划过车窗上的冰花,“这江山,终究该是你们年轻人的。”

金銮殿外飘起小雨,皇帝望着案头堆砌的边关军报,指尖重重叩在“欠饷三年”的朱砂批注上:“着令户部,三日内将边关将士的军饷、月钱、粮草一应补齐。”他忽然抬眼望向殿下肃立的王爷,眼中泛起暖意,“尤其西北军,当年跟着王爷喝雪水啃硬饼的老弟兄,每人再加发半年例银。”

殿中户部尚书擦着冷汗领命,心中暗惊——皇上竟连西北军五年前的旧账都记得。王爷却只是淡淡一笑,玄色大氅上落着细雪,腰间新赐的麒麟玉佩微光流转:“陛下心系将士,臣不过是递了份清单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从现代到古代,赵亚楠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