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后世教育(1/3)
皇帝始终在主位上坐着,是不打算自己动手找字典了,李承乾打发走儿子,亲自取了字典给皇帝。
“加上之前的,这里统共是三千字,臣以南梁顾野王《玉篇》为准,对其中收录的16917字进行释义,还录进去了些自南梁至今新字,现在大概完成字数总额的六中之一。”
李世民道:“朕之前就很疑惑你这个排版,这是后世的排版?”
李承乾道:“字典是工具书,存在就是为了辅助学习。臣来的时代,小学一年级就要求配备,七岁的娃娃只要启蒙,就可以使用部首或者拼音进行查阅,大唐没有拼音,注音用的是反切法和直音法结合的方式。至于排版,陛下,当下的书《玉篇》《说文解字》之类,也算是字典,但太复杂了,没点儿文化根本看不懂。”
李世民道:“七八岁的娃娃都能用,那你直接拿那个时代的拼音标注。”
李承乾道:“我们那个时候可以用,是因为我们从小学拼音,眼下大唐的读书人没学过拼音,用拼音标注,部首查出来读不出来,这字典就废了一半。”
李世民道:“朕可以下诏,在大唐推行拼音。”
李承乾道:“不可能的,未来可以推广拼音,是因为义务教育,适龄孩子都有学上,能够将政令贯彻到底,大唐现在不具备这个条件。”
李世民道:“什么是义务教育?”
李承乾道:“简单一点的说,就是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民教育,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保护每一个人的受教育权,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义务教育之下,六七岁以上的孩子,如果没有到学校接受教育,且父母拒绝孩子到学校接受教育,父母是要吃牢饭的。”
李世民道:“学校有学费,还要给先生的束脩,那如果上不起学呢?”
李承乾道:“义务教育学费全免,只掏书本费,国家有补助,小学书本费一般不会超过三百块,初中在五百块前后,高中不在义务教育之内,学费和书本费要贵一些,不过绝大多数家庭掏的钱。老师的束脩,也就是工资,无论那个学段,都是国家发放,不需要家长掏。”
李世民道:“三百块放在那个时代,是个什么水平?”
李承乾道:“臣回来之前,二三线的普遍工资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