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视频通古代」

第109章百家争鸣的背后,也是利益之争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09章百家争鸣的背后,也是利益之争(2/4)

图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如果对方不接受,那么辩经的双方就会手提宝剑,把对方按在地上,很耐心的跟对方讲道理。】

【这大概就是“百家争鸣”的基本形态。】

弹幕评论飞出:

“哈哈哈,没毛病,如果不肯定听我的道理,但我也略懂拳脚。”

“从讲道理到讲物理,从文斗到武斗。”

“以(武)德服人,完全没毛病。”

看着高空巨幕,历朝历代不少古代精英直接乐了:“后世之人,还真是风趣,不过,话倒是没错。”

作为读过史书的人,他们明白,百家争鸣可不止是停留在口头辩论。

事实上,许多学派都在游说各个诸侯,试图践行自己派别的思想主张,然后通过国家之间的比拼,来分出胜负。

可以说,真的是提着宝剑,与其他学派讲道理。

【可能有人就要说了,辨经嘛,不就是辩论而已,至于搞得这么苦大仇深吗】

【当然至于。】

【因为“百家争鸣”可不仅仅是比谁说话更好听,谁说的更有逻辑,而是一定要争出一个结论,争论出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他们要争的,其实是话语权。】

【在春秋战国时代,他们说了什么,这并不重要,他们是怎么说的,这也不重要。】

【能说出自己的主张,这才重要。】

【能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这更重要。】

【这,就是所谓的话语权。】

大汉武帝位面。

刘彻微微颌首。

所谓话语权的概念,他在先前的视频中已经有过了解。

而对于掌握“话语权”的重要性,他很清楚。

话语权,代表的是制定规则的权利,或者,代表的是掌握利益分配的权力。

谁的话语权最大,谁就是制定规则的人,谁就能获取更大的利益。

百家争鸣的背后,其实也是利益之争。

而利益之争,是无法单纯通过口头辩论来解决的。

【但争夺话语权,其实还是百家争鸣的表象。】

【要透过表象,才能看到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我刷的视频通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