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通天(2/3)
结交外面的人,对自己家里人反倒不亲近。
老孙:(点头)嗯,还真挺形象,那最后这阴阳和平之人,肯定不错吧?
小岳:(满脸笑容,温和地说)那可不,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这种人心态平和,生活安静,不轻易恐惧,也不过分高兴,顺应事物发展,不与人争,懂得适应变化,就算地位高也很谦虚,用道理服人,那是相当有修养。
老孙:(称赞)这才是理想中的人啊!不过,这和中医治病有啥关系呢?
小岳:关系可大了!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就是说医生治病,得看这人属于哪种类型,身体状况如何,再决定是用泻法还是补法。
老孙:(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这中医讲究还真多。
小岳:(一本正经)是啊,比如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不之疾泻,不能移之。这种人就得赶紧把体内的阴寒泻出去,病才能好。
老孙:(好奇)那少阴之人呢?
小岳: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六腑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必审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所以治疗的时候得特别小心,因为他们的血容易流失,气也容易衰败。
老孙:(惊叹)太复杂了,那太阳之人呢?
小岳: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这种人不能随便泻阴,只能泻阳,不然阳气泻太多,容易发狂,阴阳都脱就危险了。
老孙:(擦汗)这可真是技术活,那少阳之人呢?
小岳:少阳之人,多阳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外,实阴而虚阳。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不足,病不起也。所以治疗得补阴经,泻络脉的阳气。
老孙:(感慨)这中医的学问太深奥了!那阴阳和平之人呢?
小岳: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安容仪,审有余不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