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谢三爷赏(2/3)
炮,露出底下垫着的竹席——二十几个陶瓮整齐码着,瓮口封着防潮的桐油布。
“硫磺是广东客商夹在瓷器里运来的。”刘老大用柴刀撬开一个瓮,“韶州矿的,比本地货少三分酸气。”
赵三爷抓了把硫磺粉在掌心搓开,突然冷笑:“掺了三成观音土吧?”他身后的那个汉子“唰”地亮出分水刺,刘老大的汗滴在瓮沿上,炸起一小簇黄烟。
“三爷明鉴!”刘老大扑通跪下,“实在是您老人家要得多”话没说完,赵三爷却抛来个沉甸甸的布袋,里头银锭碰撞的声响惊飞了檐下麻雀,“要不是总舵那边传信要得急,你这老货搞这一出就是不想过年了。”
拎起布袋掂了掂,刘老大面有喜色:“谢三爷赏,下次再来拿货必定给您找补上。”说着便掀开地窖木板,十几个陶瓮顺着滑道滚进暗河支流。三人的人影消失在雾气里时,刘老大正把掺了观音土的硫磺倒进熬硝的锅,沸腾的泡沫吞没了所有证据。河面上,一条没挂旗的粮船正逆流而上,船底压着的正是刘老大家的那些坛坛罐罐。
这一幕这两天重复发生在浏阳河畔的十多家鞭炮作坊里。三天后,还在漕帮总舵处理事务的石东云便接到了飞鸽传信:二当家的,货已备齐,正沿运河北上。
石东云不禁大喜:好个赵老三,这事儿办得利索,给主子的见面礼算是有一份了,剩下的就是他们几人和银子了。
与此同时,在怀柔县庙城镇的凤山脚下,一层薄冰静静地覆盖着牤牛河。王永利带着一个小道童正在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地形,当看到河对岸有一片较为平坦开阔的地方,旁边还有几棵大树。他眼睛一亮,觉得那里是个搭建工棚的好地方,既可以利用大树遮风挡雨,又离河流不远,取水方便。又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凤山,王永利对小道童说道:“素清,看仔细些,然后回马车上把这一片画下来。”
原来,王永利正在寻找搭建工棚与采石场的最佳位置。素清应了一声,开始仔细观察了一会儿,便到不远处的马车上开始作画。王永利又观察了一会儿,感觉手都有些冻僵了,高人的范儿快绷不住了,也急忙回到马车上,一边拿着小炭炉取暖,一边儿眯着眼睛打盹。
半个时辰过去后,素清的画作好了,王永利接过来一看不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