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1990」

第182章 罢工第一天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82章 罢工第一天(3/4)

援引匿名官员称:“所谓伊拉克逼近沙特的情报照片拍摄于两周前,今日发布时机‘值得推敲’”。若停摆持续,两党互撕会瓦解这种‘团结’假象。”

主持人转向上将:“托雷斯将军,作为军事战略专家,您如何评估这首《thewarriorng》的效用?有人认为lk的粉丝与征兵对象根本不重叠,这是否浪费资源?”

退役上将马克·托雷斯:“这首歌本身是优秀的征兵工具,但选择lk有风险:他的粉丝多是年轻女孩,而海军陆战队征兵对象是18-24岁男性。不过,若伊拉克真如照片所示逼近沙特,任何动员都正当其时。”

主持人挑眉,转向戴夫罗森:“罗森先生,托雷斯将军也认为lk与征兵对象‘不重叠’,但您似乎有不同观点?”

评论人戴夫:“将军,您低估了荷尔蒙的力量!18岁男孩参军的一大动机是什么?是在女孩面前显得更‘男人’!lk的粉丝大部分是15-28岁女孩没错——但这些男孩想吸引的女孩们,现在正为lk的新歌疯狂。想象一下:女孩们哼着‘我的偶像为陆战队写歌’,男孩们就会觉得穿上军装能让自己在姑娘眼里闪闪发光!这是文化心理学,不是人口统计学!”

主持人跟进:“所以您认为,这是一场精准的‘间接动员’?”

戴夫:“完全正确!象党用lk给军队镀了一层流行文化金粉,让参军从‘义务’变成‘潮流’。不过风险在于——如果战争拖入泥潭,这些男孩发现姑娘们不再觉得军装酷了,lk反而会成为反战运动的靶子。”

托雷斯冷笑回应戴夫:“罗森先生,我带过那些18岁孩子上战场,他们需要的是活下来,不是泡妞!把战争浪漫化会害死人。”

戴夫耸肩:“将军,我同意您的担忧,但政客们显然更爱短期收益——他们赌的是战争在姑娘们变心前就打赢。”

主持人又转向艾琳:“您指责象党‘操纵议程’,但驴党是否也借停摆夸大民生危机?”

艾琳:“当然,驴党在表演愤怒——他们明知军费条款不删预算也能过,但更愿让象党扛责。”

主持人面向镜头总结:“三位专家的分歧显而易见:这是政治操纵、军事必要,还是文化算计?或许三者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纽约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