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李游回来了(1/3)
“有水了!终于有水了!这水再不来,地里的红薯就枯萎了……”
“大伙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回村挖水渠,把水引进村里,以后就不用跑来江口提水了!”
村民们一听,好像是这么个理,于是纷纷扛起锄头赶回自己村。
三个多月的徭役,男人们不仅没瘦,反而长了不少肉腱子,为了让男人们有力气干活,几乎顿顿饭菜都是足斤足两。
这可比他们自己在家里吃得饱,压根没饿过肚子。
“大人,水渠已成,咱们也该回去了。”
马推官站在一旁恭敬说道,连续数月没洗澡,大家身上纷纷散发着一股难闻的臭味,头发也十分油腻,宋应知也不遑多让。
“回去吧。”
看够了水渠的水势,宋应知终于点头,一行人翻身上马,快速赶往南阳府。
奔波了一天一夜,众人在第二天中午到达了南阳府城。
看着在水渠两岸打水的百姓们,宋应知等人知道,河水比他们早一步到达了了南阳。
“大人,有了水,咱们明年就能种水稻了!”
看着热闹非凡的水渠两岸,马推官无限感慨!
这宋知府还真是神人也!靠着一张盖了官印的纸,就能在短时间凑到几十万两银子!
虽然水渠已成,但仍有源源不断的粮食被运回南阳府。
想到这些粮食,马推官又开始担忧起来。
“大人,徭役结束了,咱们的粮仓已满,这运来粮食该如何处理?”
一开始运来的都是南阳债券买的,后来有不少地方的商人发现北远镖局在运送粮食后,自发性的捐赠了不少粮食。
到现在,债券还没卖完,但粮食却远超预期数量。
宋应知想了想,开口问道:“地里的红薯还有多久才能收获?”
“大人,下官观地里的红薯叶,有不少已经在发黄,最多一个月,就能彻底成熟。”
旱灾发生后,许多百姓都是靠着这红薯叶才活下去的。
如今终于熬到了收获季节,也算是苦尽甘来。
“马推官,等回了府衙,你立刻去写一篇告示,告知百姓们,今年不收粮食税,一切等熬过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