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整顿漕运(3/5)
《漕船志》记载,标准漕船应选用杉木材质,此船为何使用松木?\"
老船工情急之下跪地禀报:
\"万岁爷英明!杉木已被杨总督替换,松木遇水易膨胀,行至德州恐将\"
崇祯皇帝冷笑一声,突然抽出佩剑,剑尖刺入船板三寸深,
\"果真未加煮蜡处理!即刻传令:所有新造漕船必须使用经过蒸煮处理的江西杉木,船板厚度不得低于一寸二分!\"
在检查“兑运法”的执行情况时,崇祯皇帝随手拿起一把稻谷,任其自然流下:
\"此稻谷湿度不符规定。据《天工开物》所载,漕粮需曝晒七日,此批粮食最多仅曝晒了两天。\"
漕丁们面面相觑,一时无言。老仓头鼓起勇气说道:
\"皇爷,现今我们均采用"插签法"来检验粮食的干湿程度。\"
他取出三寸长的铁签插入粮袋,
\"若签头无潮气,则表明粮食干燥。\"
崇祯皇帝接过铁签,果断将其折断,
\"如此短的铁签,无法真正检验出粮食内部的湿度!即刻传旨:改用"双套席"法储存粮食,内层使用透气的苇席,外层包裹防水的油布。同时,制作"验粮铜斗",每石粮食必须经过铜斗而不粘连方为合格!\"
崇祯皇帝一行人抵达清江浦闸口进行巡视,
他凝视着那浑浊的河水,不禁问道:
\"为何尚未开启闸门?\"
河道官员诚恳陈述:
\"启奏陛下,近期黄河突发倒灌现象,导致泥沙大量淤积于闸槽\"
\"胡言乱语!\"
张福臻随即抢夺竹篙并将其插入河中,
“瞧此篙痕!显然是你们为索取"过闸费"而故意拖延工期!”
转而向工部主事指出:
\"忆及潘季驯所着《河防一览》所述,闸底应铺设蜊灰(即牡蛎烧制的石灰)以防止淤积?\"
\"张大人博学多才!\"
工部主事大感震惊,
\"然而近年来均采用普通石灰\"
\"那么立即改用水泥浇筑!\"
崇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