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朝堂风波(2/3)
短短十余年,又出了马征平这种人。
顾璘摇头叹息,“非也,臣也主张处置两贼,但不能过急。陛下治理清明,将士吃喝用度,全靠朝廷供应,边将岂有拥兵自重之理?”
“宣镇军粮皆由户部调拨,不若派一能将运送军粮之命打入宣镇内部,时机一到,再以圣旨、粮草统领兵将,诛杀两贼。”
这话说到了楚璁心坎,顾璘这种老王八精,老有老的妙处。
宣镇十万戍边将士,岂会全被贼将迷惑?马征平以为她们食的是谁的米禄,拿的是谁的军饷?真是狂妄至极,只要京城圣旨一到,且让她看看兵士到底听谁的!
“既然如此,顾阁老可有推荐的人才?”
顾璘恭敬回道:“臣推荐董汝昌,她有军政之才,曾随袁焕飞在浙江抗击倭寇,表现不俗。而且正好她任期满了,已回京述职。”
高观澜惊讶地看了顾璘一眼,没想到她竟推荐她的人。
只是,这可不是一个好差事。
高观澜刚想力荐沈锦程,还没来得及开口,御座上皇帝已经开了尊口定下此事,
“董汝昌确实最适合不过。”
高观澜连忙插话,“陛下,沈锦程刚从宣镇查案归来,更熟悉当地情形,她似乎更有优势。”
楚璁并未理睬高观澜之言,
“朕意已决,内阁即刻拟旨派董汝昌平乱。”
众臣退出泰安宫时,细雨已变成瓢泼大雨。
高观澜生了些闷气,在雨中走的飞快,在她身后撑伞的小宫人得小跑着才能跟上脚步。
一品朝服溅的泥水淋淋,她也毫不心疼。
到了内阁,她把门摔的震天响,一头闷进了值房。
顾璘的值房就在高观澜对面,她看着动怒的高观澜摇了摇头。
一边的陈芳值愤愤不平,她低声嘟囔两句,“真把自己当回事了,甩什么脸色。”
顾璘笑而不语:“观澜她也是为国忧心。”
顾璘邀陈芳值进了值房,两人闲谈几句,便商议政事。喝几盏茶后,门外的文书惊慌失措地跑了进阁臣办公的院子,
“阁老,阁老!出大事啦!”
“六科廊的言官敲了登闻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