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上的大宋」

第340章 棉花好多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40章 棉花好多(1/3)

新兴的楚州城,在岳文轩的重点关照中,茁壮成长着。

几万抓来的流寇,加上本地残存的百姓,一起出力,拼命地重建城市。

短短几个月时间,大片大片的木质建筑物已经立起来了。

还有大量的石头、泥巴垒成的建筑物正在成型。

由于这里“政通人和”,周边的商人被这里的政策吸引,不断地向这里涌来。还有许多遭受了战争之苦,在潍南地区挣扎求存的百姓,听说了这里的事后,也拖儿带女,从躲藏的地方钻出来,往楚州城迁移。

楚州城的人口,立即迎来暴发式的增长。

但这只是一个建设中的新城,对人口的容纳能力,肯定是比不上那些老牌大城市的。这些新来的人,也全都得靠岳文轩养着……

他得不停的空投粮食到城外树林里,再让士兵们搬进城去,供应这几万人的吃吃喝喝。

这样当然不能持久……

好在第一个站出来为他分优的人来了。

蒋绍辉开始行动起来了。

他首先找到城中的木匠,请他们来帮他打造大量的搅车、弹床大弓、三锭纺机、织布机。

木匠们便从“被北宋官府雇佣”,变成了“被蒋绍辉雇佣”,岳文轩就可以少养不少人了。

木匠们没用多长时间,就摸索出了那几种新机器的制作方法,很快就为蒋绍辉制作了一大批机器。

接着蒋绍辉就开始雇佣纺织工人了……

宋朝江南地区的纺织工坊,其实已经开始雇佣女纺织工,社会风气十分开明,所以蒋绍辉也大量雇佣女纺织工,但他配套机器现在还不多,还没法雇佣九百人那么多,所以他的第一个小目标,是雇佣三百人,达到免税1的效果。

钆绵工、弹棉工、纺织工、脚夫(运输)、布庄掌柜加上伙计、护院……

这一大堆各种工种,全套整下来,蒋绍辉足足雇佣了三百三十二人。

等到他把这一切都筹备好的时候,130天已经到了!

楚州城的第一批棉花,成熟了。

现代的楚州城(淮安市)每年能种植出两万吨棉花,现在当然比不了现代,但在岳文轩派来的农学官悉心指导下,楚州城种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沙盘上的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