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大局已定(1/3)
于是,顾怀德就给周围城市的大佬挨个回电话,表明自己的难处,获得他们的谅解。
忙了整整四天的时间,大棚蔬菜的工作才进入收尾阶段。
其实到了第四天的时候,有些蔬菜都开始微微打蔫了,吃起来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是卖相稍微差了一点点。
但这也阻挡不住人们在冬天品尝青菜的热情!所有的青菜都被抢购一空!
所有的大棚蔬菜,都没有在流河县里销售,而是全部销往了外地。
因为本地人家家户户都种了大棚,他们早就留出了自己家里需要吃的青菜。
甚至连晾晒菜干、腌制盐菜的数量都留出来了,足够他们吃到下一波大棚蔬菜收获。
如果他们想吃什么菜,而自己家里没有种植的话,也可以拿自家的菜去跟别人交换。
这个冬天,流河县老百姓的餐桌上,饭菜的种类增加了很多,几乎是平时能吃到什么菜,现在也都能吃到,老百姓们有口福了。
而且他们还在这个农闲的季节里,赚到了400来块钱,这更是令他们欣喜若狂!
河东村的村民们种一季大棚是能赚到500块钱左右的,而这些人只能赚到400块钱左右,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因为他们觉得菜多了就不重视了,自家留出来的青菜比较多。
不像河东村的村民们那么节约,因为蔬菜太少而不舍得多留。
二是因为,河东村的大棚都是陈松亲自指导建造的,种植技术也几乎都是陈松手把手教出来的,所以他们的技术水平要高一些。
其他村里的大棚,都是村支书、泥瓦匠和擅长种菜的人,从陈松这里接受培训之后,又回去教给村里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难免造成技术缺失和经验减少。甚至有些村支书自己还没完全弄明白该怎么种植呢,就硬着头皮回去教给村里人了。
那时候他们只把这事当做官方硬压给他们的任务,谁知道这玩意能不能赚钱啊,所以也没提升到足够高的重视度。
所以这就造成了大棚蔬菜的再次减产!
河东村的平均产量,已经比陈松前世的大棚减少一大半了,而其他村的平均产量连河东村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