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秦朝的考试方式(1/4)
县官寺的左塾,秦越人更换了官衣,正在检查笔墨,今天是学室考试的日子。
即便他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还是心情紧张,属于考试前的正常情绪。
“你可曾听说。”
几名换衣服的文吏,聚在一起闲聊,提到了学室考试的消息。
“咸阳来了一位贵人,也要参加芷阳县的学室策试。”
“阎令史已经放出消息,最好不要与贵人争抢第一名。”
“学室子弟们相互约定好了,最后一题不做,把第一名留给那名咸阳的贵人。”
一名文吏看见秦越人正在检查笔墨,提醒了一句:“令史子弟惹不起咸阳的贵人,你是黔首出身,更是不能招惹,最好也留下最后一题。”
秦越人沉默不语。
他心中冒出一股子无名火,还有说不出的愤懑。
上辈子参加考公,笔试第一,却被关系户顶替,窝在家里几年的苦功白费。
没办法,秦越人只能选择参军,最后也没能进入机关单位,只是进入了一家事业单位担任法医。
秦越人没想到,穿越了,还要被有权有势的人顶替第一。
这一次,他绝不选择忍气吞声的憋屈!
秦越人不知道的是,那名贵人是公子胡亥,更不知道一次学室考试,可以影响到胡亥、赵高针对扶苏的阴谋
学室考试不重要。
重要的是,胡亥释放了一个坚持法家治国的信号,赢得庞大文法吏的人心。
胡亥争夺皇位的舆论手段。
就像赵高的先祖,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也是一种舆论战的手段。
赵武灵王只是换了一身胡服,做的事比起胡亥更简单,却产生深远影响,使得赵国崛起成为战国七雄。
只要胡亥夺得学室第一,就能收买文法吏的人心,打压扶苏的威望。
“公子。”
赵高看着换成葛布襦袴的胡亥,满意点了点头:“策试的题目已经提前告知,公子也记下了臣提前写好的答案。”
“另外,阎乐也告诫过学室子弟,不要争夺第一,这次提高公子名望,打压扶苏名望的良策,几乎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