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双向奔赴(2/4)
大家都过上太平日子,俺也不想天天打仗啊……”
话音刚落,整个军营安静了下来。
只剩下篝火还在燃烧着,时不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
【自始至终,老百姓们都处于弱势地位。每次朝代更迭,战争四起时,都是他们最无助的时候。
有人会问,都要打仗了,百姓们为什么不逃呢?
当然是——
他们没法逃。
没有路引,他们又能逃去哪里呢?
而且,故土难离。
他们的房子、土地又该怎么办?
若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百姓们是不会轻易背井离乡的。
即使有比较机灵的百姓,提前得知要打仗的消息,试图逃离。
没有足够的武力值与金钱,也很难存活下去。
不要被影视剧误导啊,古代各地的百姓们排外情绪都很严重,不会轻易接纳来路不明的人。
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的,信息很难流通的年代,百姓对战争也缺乏认知,根本不清楚要面对的是什么。
敌军屠城也不是大张旗鼓的告诉你:我们要屠城了,快去逃跑吧,快来反抗吧!
他们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先是会让百姓放下戒心,然后再逐个击破的。
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面对有武器的士兵们,要不是被逼到绝路,怎么敢拼死一搏?
所以不要问,古代人怎么那么傻,不知道跑路了。
他们并不是傻,而是没有办法。】
[没钱没交通工具,一出城,直接撞敌人大本营里去了!]
[唉,底层百姓啥都不懂,以为投降了就没事了]
[屠城都是被围城攻破,没地方跑。至于村落,不用跑,除了人没啥可抢的。]
……
天幕底下,一群自诩为上等人的纨绔子弟,满脸写着不耐烦。
他们实在不理解,天幕为何对于这些不起眼的底层百姓,描述的篇幅如此之多。
不过是些贱民罢了,死再多又有什么差别?只要有钱有势的还活着,那便是最好的结果。
而且这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倘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