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启山河:十万大山种田录」

第239章 水利建造队伍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39章 水利建造队伍(1/4)

峡谷,四合院的建造工地。

灰色墙体已拔高至丈许,青砖黛瓦次第铺陈,梁柱间的卯榫结构严丝合缝,显露出古朴而坚实的气韵。

工匠们各司其职,或调拌泥浆,或打磨木料,或搬运砖石,整个工地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这三进四合院,自破土动工,已历时两月有余。

少部分主体结构已然成型,飞檐翘角初具规模,尽显大气。

杨九狼从田埂回来,便来到这里。

他缓步穿行其间,目光扫过每一处细节。

吴建跟在他身后,不时补充讲解,脸上带着一丝自得。

“吴老,这宅子,照此进度,再有个三两月,便能大致完工了罢?”

杨九狼在一根粗大的顶梁柱前停下,伸手拍了拍,声音沉稳。

这柱子,用的可是从深山老林里寻来的百年硬木,坚逾钢铁。

“东家放心,若无意外,三两月之内,主体必能完工。”吴建连忙回道:

“后续的精细活计,亦不会拖沓。”

他顿了顿,不忘拍上一记马屁:

“只是这般规模的院落,所耗水泥、砖瓦、木料,着实不少。

若非东家你有先见之明,提前备料,又改进了砖窑,怕是再多一倍时日也未必能成。”

吴建这话,既是恭维,也是实情。

传统建筑,材料筹备和运输往往占据大量时间。

水泥的出现和改良后的砖窑,大大缩短了这个周期。

“这宅子,不过是安身之所。”杨九狼微微颔首,目光从眼前的四合院,飘向了远方烟雾朦胧的山峦。

话锋一转,补了一句牛头不对马嘴的话:

“人要安居,更要乐业。这乐业的根本,在于衣食。衣食的根本,又在于田土。”

吴建听得一愣,不知东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吴老,”杨九狼收回目光,“我们杨家村计划兴修水利,就是建水库、挖沟渠。”

“兴修水利?”吴建愕然,一时没反应过来。

“正是。”杨九狼点头:

“你也看到了,今年这雨水邪乎得很。我与几位族老去田间查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智启山河:十万大山种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