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冰火两重(1/2)
杨竞在翠微宫,给大臣们安排了各项任务,其实主要是搭建起未来的大辽发展的框架:国内手工业生产、一部分粮食生产、金融加上对外贸易。在杨竞看来,自己只要控制了这四条线,内阁就翻不起什么波浪。
其实一个政权的内部争夺,本质上是新质生产力的争夺。谁掌控了新质生产力,谁就掌握了政权的主动性,所有的争夺也就是围绕着这条线展开的。
由于杨竞是穿越者,所以他洞悉社会运行的本质,得以提前布局。大辽的农民为什么生活的比较幸福,就是杨竞严格控制农业税的税率,尽大可能的减轻地主对农民的盘剥。
大辽的农民才得以依靠耕种维持基本的生活。大辽的农民能够活的下去,大梁的百姓可就不同了:本来田租就高,现在朝廷又加征了辽饷、剿饷,大梁百姓的赋税已经高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辛苦一年、哪怕是个丰年,也难以温饱。
“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天三顿打,不反待如何?”的谚语在大梁各地开始流行起来,农民起义也此起彼伏的爆发。
永安帝真是开心不过三天,就被各地报上来的农民起义的折子给烦的不行,但是又不能不处理,只能严旨各地节度使,进行残酷的镇压。
大梁百姓和大辽百姓,永安帝和杨竞完全处于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军情司把大梁各地农民起义的情况汇个总,给杨竞上了一个情况简报的折子,并在折子之后,请示杨竞要不要给大梁境内的起义农民一些支持。
杨竞的批复非常简单,“知道了,不必”
军情司得到杨竞的回复后,还很意外,陛下平日里不是最在乎百姓的死活吗?而且想尽一切办法给大梁朝廷添堵。怎么这次大梁农民起义这么好的机会,陛下竟然无动于衷?
这里面的曲折,只有杨竞自己知道。说实话,杨竞内心,还是希望大梁朝廷能够镇压农民起义的。因为杨竞作为大梁先帝的九皇子,是他入主中原最大的合法性。一旦大梁朝廷被推翻,他这个前朝皇子入关的合法性就会大大的减弱。
还有一个就是杨竞也不希望农民起义成功。因为农民起义成功,势必会诞生一个新生的政权,一个政权在建立初期,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杨竞不希望自己的竞